[发明专利]一种门禁验证方法及门禁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4063.7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0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史志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维盟韵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禁 验证 方法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门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禁验证方法及门禁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电子门禁得到广泛的应用。门禁控制系统通过对进入口的控制,限制人员和车辆进入受控区域,达到确保受控区域安全的目的,门禁系统有与其较高的安全性、较好的便捷性和性价比成为门禁系统的主流。现有的门禁终端控制系统结构复杂,反应不够灵敏,有时候需要用卡刷多次才能感应开门。
鉴于此,提供一种门禁验证方法及门禁终端是本发明所要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禁验证方法及门禁终端,旨在提供一种便捷、安全可靠的门禁验证方式及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门禁验证方法及门禁终端,所述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通过人体感应红外传感器模块检测以检测是否向门禁终端发送需要开启门禁验证工作的信号,若所述人体感应红外传感器模块检测到人体时,则向门禁终端发送需要开启门禁验证工作的信号,反之,则不发送信号;
第二步,所述门禁终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开启门禁验证工作;
第三步,所述门禁终端根据通过向人脸识别模块输入人脸以向门禁终端发送请求开门信息,门禁终端接收门禁请求开门信息;
第四步,所述门禁终端根据所述门禁请求信息向指定的用户终端发送开启门禁请求;
第五步,所述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所述开启门禁请求后,自动配对当前输入的人脸信息与预先录入的人脸信息相配对;
第六步,当人脸信息配对成功后,则门禁验证成功,反之,验证失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六步后,还包括虹膜验证,所述门禁终端接收到输入的虹膜信息时,所述门禁终端将当前输入的虹膜信息与预先录入的虹膜信息进行匹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若所述虹膜信息与所述预先设置的虹膜信息匹配成功,则门禁验证,反之,验证失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门禁终端在五分钟内接收到的三次输入的人脸信息匹配失败时,所述门禁终端报警提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门禁终端在五分钟内接收到的三次输入的虹膜信息匹配失败时,所述门禁终端报警提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门禁终端,包括激活单元,通过人体红外检测模块激活开启门禁验证工作的功能;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门禁请求信息以及输入人脸信息;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门禁请求信息向指定的用户终端发送开启门禁请求;人脸匹配单元,用于将当前输入的人脸信息和预先录入的人脸信息进行匹配;验证单元,用于验证输入的人脸是否正确从而判定门禁是否验证成功,若人脸信息配对成功,则门禁验证成功,反之,验证失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虹膜匹配单元,用于将当前输入的虹膜信息与预先录入的虹膜信息进行匹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报警单元,当所述门禁终端在五分钟内接收到的三次输入的人脸信息匹配失败时,所述门禁终端报警提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门禁终端在五分钟内接收到的三次输入的虹膜信息匹配失败时,所述门禁终端报警提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若干预先录入的人脸信息和虹膜信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匹配单元还包括解密模块,用于将输入的虹膜信息根据预先设置的解密规则对进行解密,以得到解密虹膜信息。
本发明工作原理以及效果如下: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禁验证方法及门禁终端,通过人体感应红外传感器模块检测以检测是否向门禁终端发送需要开启门禁验证工作的信号,门禁终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开启门禁验证工作;门禁终端根据通过向人脸识别模块输入人脸以向门禁终端发送请求开门信息,门禁终端接收门禁请求开门信息;门禁终端根据门禁请求信息向指定的用户终端发送开启门禁请求;用户终端在接收到开启门禁请求后,自动配对当前输入的人脸信息与预先录入的人脸信息相配对;当人脸信息配对成功后,则门禁验证成功,反之,验证失败。本发明便可靠性好、响应快、智能、安全系数高,通过该验证方法及门禁终端,大大提高了开启门禁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维盟韵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维盟韵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40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