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寒地水稻品种抗障碍冷害鉴定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1615.9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7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那永光;陈淑洁;王安东;孙作举;杨桂荣;史春雨;付东波;陈锟;赵井丰;陈德权;范玉宝;李晓明;牛艳凯;韩东来;王银锁;隋喜友;由洪江;王亮;才伟丽;王士强;萧长亮;杜明;卢百谦;姜云涛;黄家安;侯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那永光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3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潘宏伟 |
地址: | 154007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品种 障碍 冷害 鉴定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培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寒地水稻品种抗障碍冷害鉴定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潜水泵、井管、井盘、弯头、钢管、混水池、第一U型渠、水稻鉴定圃、第二U型渠、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系统,潜水泵安装于机井内动水位下,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混水池的水面下,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水稻鉴定圃的水面下,潜水泵、电磁阀、第一闸阀、第二闸阀、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温度控制系统连接,这种寒地水稻品种抗障碍冷害鉴定的装置及方法,人为模拟冷害,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高温度传感器控制水温,模拟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寒地水稻品种抗障碍冷害鉴定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障碍型冷害一直是寒地水稻生产最大的障碍问题之一,1909-2012年的100多年中,黑龙江省共出现30次夏季低温,平均每3.5年一次。分析黑龙江省1949-2012年水稻单产变化发现,几次单产大幅度下降,超80%的年份是由于低温冷害造成的,如1957、1969、1972、1981、1993、2002、2009年是典型的低温冷害年,减产幅度10%-50%。2002、2009年黑龙江省遭遇极度的低温冷害,造成黑龙江省水稻严重减产,特别是黑龙江省垦区东部以井灌为主地区,减产更为严重,甚至有的地块、有的品种绝产。虽然黑龙江省选育品种过程中都对水稻冷害进行分析计录,但与实际生产需要和国际上权威研究单位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现行的冷害鉴定方法是利用渠系对冷害鉴定圃内的育种材料灌入14℃冷水,人为模拟冷害,但是通常灌溉水温度或高或低达不到要求,并且冷水从入口到出口时,冷水的温度会逐渐升高,造成了不同区域的温度误差,模拟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障碍型冷害在寒地稻作区已数次发生,水稻空壳率较高,特别是井灌区,天冷、水凉更助长了冷害的危害。对不育性冷害的耐性,品种间差异显著,黑龙江省已将水稻耐冷性列入品种审定指标。但是,采用渠系14℃的冷水,引发障碍型冷害的传统办法,存在受冷不均匀,处理时间不准确,受人为因素影响大等诸多弊端,因此,在水稻科研和生产过程中,急需一种方便准确鉴定寒地水稻品种抗障碍型冷害能力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寒地水稻品种抗障碍冷害鉴定的装置及方法,避免水稻鉴定圃的冷水损害水稻的生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抵抗障碍性冷害的发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寒地水稻品种抗障碍冷害鉴定的装置及方法,包括:潜水泵、井管、井盘、弯头、钢管、混水池、第一U型渠、水稻鉴定圃、第二U型渠、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系统,潜水泵安装于机井内动水位下,潜水泵连接井管,井盘固定在井台上,井管穿过井盘与弯头的一端连通,弯头的另一端与钢管的一端连通,钢管的另一端伸入混水池中,钢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逆止阀和电磁阀,混水池通过第一U型渠和第一闸阀与水稻鉴定圃连通,水稻鉴定圃通过第二闸阀与第二U型渠连通,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混水池的水面下,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水稻鉴定圃的水面下,潜水泵、电磁阀、第一闸阀、第二闸阀、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温度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为多个,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均匀分布在混水池中,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均匀分布在水稻鉴定圃内。
进一步地,所述钢管上还设有压力表和水表,压力表和水表分别与温度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混凝土镇墩,所述钢管架设于混凝土镇墩上。
一种寒地水稻品种抗障碍冷害鉴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上述的寒地水稻品种抗障碍冷害鉴定的装置提取水井内动水位下水温为7~9℃的地下水到混水池;
(2)7~9℃的地下水与25~32℃的温水在混水池中进行混合,同时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监测混合水的温度,直到水的温度达到14℃;
(3)开启第一闸阀,将混合好的14℃的水,通过第一U型渠输送到水稻鉴定圃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那永光,未经那永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16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升水稻营养价值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虾稻共生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