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圆周运动的爆胎性能测试轮胎内引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0766.2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9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城关升华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G01M17/02 | 分类号: | G01M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姚瑶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爆装置 球形外壳 爆胎 轮胎 圆周运动机构 性能测试 圆周运动 永磁铁 汽车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装置 固定永磁铁 对称设置 技术手段 控制框架 实验基础 影响轮胎 转动性能 准确位置 外部 | ||
一种基于圆周运动的爆胎性能测试轮胎内引爆装置属于汽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该引爆装置包括球形外壳,设置在球形外壳中的引爆装置,对称设置在球形外壳外部的三组永磁铁,用于固定永磁铁的框架,用于控制框架运动的圆周运动机构;球形外壳设置于轮胎里面,永磁铁、框架和圆周运动机构设置于轮胎外面;本发明引爆装置即不影响轮胎转动性能,又能为准确位置发生爆胎提供技术手段,为研制爆胎后性能测试装置奠定实验基础。
技术领域
一种基于圆周运动的爆胎性能测试轮胎内引爆装置属于汽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爆胎是指轮胎在少于0.1秒的极短时间内,因破裂突然失去空气而瘪掉。爆胎是汽车在夏季频发事故之一,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中,10%是由于轮胎故障引起的,而爆胎一项就占轮胎故障引发事故总量的70%以上。
爆胎后发生事故的本质问题在于发生爆胎的轮胎与地面的相互作用力瞬间变小,同时,受汽车整体配重的影响,在其中一个轮胎与地面相互作用力变小的同时,汽车整体受力不再对称,使得车轮带动车体转向,进而造成汽车失控,发生事故。
可见,监测爆胎轮胎受力变化及汽车转向规律,是获取汽车爆胎后运行规律,预防爆胎后事故的关键。因此,为了获得爆胎后的汽车运行规律,需要研制一套爆胎后性能测试装置,而使轮胎在实验过程中爆胎则是实验的第一步,即需要一种轮胎引爆装置,但是,还没有查阅到这样的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获取爆胎后轮胎受力变化及汽车转向规律的技术需求,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圆周运动的爆胎性能测试轮胎内引爆装置,为准确位置发生爆胎提供技术手段,为研制爆胎后性能测试装置奠定实验基础。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圆周运动的爆胎性能测试轮胎内引爆装置,包括球形外壳,设置在球形外壳中的引爆装置,对称设置在球形外壳外部的三组永磁铁,用于固定永磁铁的框架,用于控制框架运动的圆周运动机构;球形外壳设置于轮胎里面,永磁铁、框架和圆周运动机构设置于轮胎外面;
所述球形外壳为带有通气孔的中空圆球形磁体,正半球体为N极,负半球为S极;
所述引爆装置包括无线接收模块,用于处理无线接收模块信号的单片机,用于接收单片机输出信号的点火器,所述点火器用于点燃火药;
所述三组永磁铁中,每组永磁铁包括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异名磁极相对的两个永磁铁,三组永磁铁所在的三条直线两两垂直,球形外壳置于每组永磁铁的中间位置;
所述框架包括三个同尺寸的圆圈结构,所述三个圆圈结构所在的平面两两垂直,每两个圆圈结构的交点安装有永磁铁;
所述圆周运动机构包括与轮胎对称轴同轴的转轴,与转轴平行的连杆;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固定端,转轴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固定端与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与一组永磁铁所在直线同轴,连杆的中间部分安装框架;转轴与连杆之间的距离能够调整。
上述基于圆周运动的爆胎性能测试轮胎内引爆装置,所述转轴与连杆之间包括转盘,转轴固定连接到转盘一面的中心,转盘的另一面安装有与转盘平行的螺杆,所述螺杆上设置有螺帽,所述螺帽与连杆固定连接。
以上基于圆周运动的爆胎性能测试轮胎内引爆装置,所述转轴和/或连杆能够沿其所在方向运动。
有益效果:
第一、在本发明结构下,由于球形外壳正半球体为N极,负半球为S极,在三组永磁铁的作用下,无论球形外壳如何转动,都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因此能够悬浮在轮胎里面,即不影响轮胎转动性能,又能给轮胎爆胎提供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城关升华机械厂,未经新昌县城关升华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07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