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芴环化合物、其应用及采用其的空穴传输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92513.5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正;范洪涛;邵爽;任雪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9/86 | 分类号: | C07D209/86;C07D209/88;C07C211/61;C07D209/80;C07D405/10;C07D409/10;C07D413/14;C07D487/04;C07D401/14;C07D265/38;C07D279/26;C07D219/14;C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创世宏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93 | 代理人: | 崔永华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穴传输材料 式( I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供电子基团 稠环基团 环化合物 螺芴 发光显示器 稠环芳烃 发光效率 芳基 螺环 种螺 芴环 应用 | ||
一种螺芴环化合物、其应用及采用其的空穴传输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螺芴环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式;其中,D1~D12独立地为氢、供电子基团或稠环基团,且不能同时为氢;所述供电子基团和稠环基团均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芳基。本发明的以螺环为核的稠环芳烃衍生物,适合于在电发光显示器中作空穴传输材料;降低了器件的电压,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螺芴环化合物、其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作为空穴传输材料的应用及采用其的空穴传输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均含有至少一个有机电致发光层,最简单的三明治结构即为在导电玻璃阳极通过蒸镀或旋涂的手段获得发光层,然后镀上阴极。这种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均不高;因而通常引入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有时也会引入电子注入层以及空穴注入层,形成多层结构器件,以达到提高空穴和电子的平衡,提高器件的性能。
显然,各有机功能层的材料性能都直接影响着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实验表明,空穴传输材料的性能对器件性能的影响较大,降低空穴传输材料的空穴注入势垒,提高空穴传输材料的空穴迁移率均可达到提高器件效率和性能的目的;此外,空穴传输材料的热稳定性越好,器件稳定性越好,器件寿命也就越长;因此,要求空穴传输材料应该具备低的空穴注入势垒、空穴迁移率高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等特点,以实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提升。目前,已经有一系列的空穴传输材料,但是,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空穴传输材料的性能需要进一步提高,设计合成新的空穴传输材料,进而优化器件性能,是有机电致发光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及使其长寿命化,是与显示器件耗电量的降低、耐久性的提高密切相关的重要课题,技术的大范围使用和人类更高的视觉需求均迫切要求其进一步的改良。目前,三芳胺类空穴传输材料凭借其高迁移率有着很广泛应用领域,商业化应用的空穴传输材料主要是NPB,但其热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芴环化合物、其在有机光电领域作为空穴传输材料的应用,以及采用其作为空穴传输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芴环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式:
其中,D1~D12独立地为氢、供电子基团或稠环基团,且不能同时为氢。
作为优选,所述供电子基团和稠环基团均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进一步优选,所述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中,骨架上碳原子的个数为2~20。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螺芴环化合物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作为空穴传输材料的应用。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穴传输材料,所述空穴传输材料的主要成分为如上所述的螺芴环化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还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插入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若干有机层,其中所述有机层中含有如上所述的螺芴环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25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