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套装纽带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91185.7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0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谭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渝青机械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3/12 | 分类号: | F28F13/12;F28F19/02;F28G3/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刘嘉 |
地址: | 40276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套装 纽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式反应器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管式换热器,它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它在工业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换热器中占据主导地位。管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的管束,管束两端固定于端板上。管束内固定连接有螺旋纽带(又称麻花铁、扰流带、螺旋扁钢等),螺旋纽带主要用于提高热交换效率。当流体进入换热管内时,流体冲击螺旋纽带且与螺旋纽带表面接触,使得流体进入紊流状态,打破管壁滞留层,增大了流体与换热管管壁的接触面积(即提高了换热效率),且紊乱的流体可对管壁污垢进行冲刷。
上述螺旋纽带固定连接在管束内,且螺旋纽带无法转动,流体进入管束时仅仅依靠对管束的冲击造成扰流,扰流力度较小,不利于高效换热;且该螺旋纽带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沾上一层污垢难以清洗。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双扰流螺旋式强化换热及自动除垢装置,包括螺旋管,螺旋纽带、连接杆、固定架、转动杆,转动杆的小端套入固定架轴向进液端的孔中形成转动配合,转动杆的小端端点与螺旋纽带的一端端点用连接件铰接,固定架圆筒形端的外圆柱面上装有两端部为圆管状而中间内孔和外圆均为螺旋状直管的螺旋管。
工作时,一定流速的液体从螺旋管装有固定架的一端进入,在另一端流出,螺旋纽带连同与其连接的转动杆和连接件旋转,破坏原有管内的滞流层,并与管壁不断轻微刮擦,防止管内结垢。由于不需外界动力,达到免清洗效果,同时由于液体在螺旋形管内顺着螺旋线流动一方面增加了对液体的扰动,进一步破坏管内的滞流层,使换热效果提高,同时也使在低速情况下,使螺旋纽带旋转。
上述机构通过螺旋纽带转动将螺旋管管壁上的污垢清除干净,虽然避免了污垢沉积在螺旋管管壁,但是随着长期的使用,螺旋纽带边缘会沉积大量污垢,当污垢沉积到一定厚度后,会导致螺旋纽带宽度大于螺旋管的最小直径,螺旋纽带无法在螺旋管中转动,严重时出现卡死,造成螺旋纽带断裂,断裂后的螺旋纽带难以取出,对换热效率造成极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组合式套装纽带,保证螺旋纽带长期保持清洁,不会在螺旋管内卡死,提高换热效率。
本方案中的组合式套装纽带,包括螺旋管,螺旋管一端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转动杆,转动杆的活动端连接有螺旋纽带,所述螺旋纽带表面设有超疏水表面,所述超疏水表面为微纳米结构的毛刺;所述螺旋纽带中部开有空腔,空腔内装有染料。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1、通过螺旋管与螺旋纽带配合,当流体进入螺旋管后,螺旋纽带会对流体造成扰流作用,使流体出现紊流,与此同时,由于螺旋管的管壁呈螺旋形,则螺旋管也会对流体运动造成扰流,从而形成双扰流,使流体的运动更频繁,打破滞留层,提高换热效率。
2、螺旋纽带表面设有超疏水表面,且超疏水表面为微纳米结构的毛刺,由于流体运动会带入很多污垢进入螺旋管,造成管壁污垢沉积,管壁沉积大量污垢后会大大的降低换热效率,此时随着螺旋纽带转动,螺旋纽带的边缘会将沉积的污垢刮起,由于螺旋纽带有超疏水的毛刺结构,则污垢不会沉积在螺旋纽带表面,随着流体冲击螺旋纽带表面即可将污垢冲刷干净,避免污垢沉积在螺旋纽带边缘,在转动时出现卡死的状况,而且螺旋纽带可以对管壁的污垢进行清洁。
3、由于螺旋纽带转动过程中会和管壁进行摩擦,长期使用后,螺旋纽带边缘容易受到磨损,磨损后空腔内的染料流出,流体将会与染料混合,形成带有染料的液体,随着带有染料的液体流出,工作人员可以直接从外部判断此时螺旋纽带已受到磨损,并且进行及时更换,避免磨损过度导致螺旋纽带断裂,影响换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毛刺的形状呈三角锥形,便于螺旋纽带清洁螺旋管管壁的污垢,保证管壁清洁,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毛刺的高度为20微米,它是根据仿生学设计而成,超疏水表面具有自清洁效应,也叫荷花效应,因为荷叶表面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优点,是因为荷叶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表面与毛玻璃相似,密布20微米大小的毛刺,这样的界面称为超疏水界面,保证螺旋纽带表面保持清洁。
进一步,所述转动杆与固定架转动配合,使转动杆带动螺旋纽带在螺旋管内转动,形成双扰流,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螺旋纽带的直径小于螺旋管的最小内经,保证螺旋纽带可以在螺旋管内转动,对流体造成扰流,促进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组合式套装纽带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组合式套装纽带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渝青机械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渝青机械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11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气式换热器的上板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烟花发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