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数字助听器智能验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7426.0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4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霏;王帅;姬俊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子文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p 人工 神经网络 数字 助听器 智能 配方 | ||
1.一种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数字助听器智能验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现有的听力图和频谱增益响应作为训练数据去训练BP人工神经网络,通过训练后的网络来估计预测新的患者,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BP人工神经网络,包括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所述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的节点数分别为10、20和30,按照频谱分为10个通道,即频率在250、500、750、1000、1500、2000、3000、4000、6000和8000Hz的目标为40dB的增益、压缩比和压缩拐点;其中输入层包括频率在250、500、1000、2000、3000、4000、6000、8000Hz时的听阈以及性别和经验的10个节点;输出层包括频率在250、500、750、1000、1500、2000、3000、4000、6000和8000Hz的目标为40dB的增益、压缩比和压缩拐点的30个节点;
(2)利用遗传算法对步骤(1)建立的BP人工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初始阈值进行优化;
(3)对步骤(2)中经过优化后的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数据采用真实患者的案例,通过对BP人工神经网络的不断训练,使其逐步成熟,最终得到一个相对成熟的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数字助听器验配算法;
(4)搭建用于对经过步骤(3)所述验配算法得到的增益输出进行优化的公式模型;
(5)利用步骤(4)建立的所述公式模型对所述验配算法通过加权方式进行修正,以得到增益输出,随着后续训练数据的不断增多,加权系数会逐渐接近1,最终得到成熟完善的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数字助听器智能验配算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数字助听器智能验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BP人工神经网络参数包括输入层和隐含层之间的权值Wij以及隐含层和输出层之间的权值Wjk,还包括隐含层和输出层的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数字助听器智能验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优化流程如下:
a.设定遗传算法的种群规模和迭代次数;
b.将BP人工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GA编码,通过患者的听力图与频谱增益响应得到每个个体的适应度;
c.最终经过遗传算法的选择操作、交叉操作和变异操作对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种群适应度的计算,最终达到对网络阈值和权值的寻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74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