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电变流器高电压穿越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4673.5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3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高瑞;杨志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12;H02J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01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流器 电压 穿越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变流器高电压穿越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变流器电网侧的正序电压D轴分量/相电压有效值;若所述正序电压D轴分量/相电压有效值大于预设的穿越起始电压值,则确定变流器进入高电压穿越模式;根据预设的过调制控制策略、浮动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策略和/或无功优先控制策略对变流器进行控制,以保证变流器稳定运行。本发明提供的风电变流器高电压穿越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可以使得风电变流器稳定的运行在高电压运行范围,提高电网的稳定性,防止由于电压扰动或故障而引起风电大规模的脱网,同时提高了风电机组内各个元器件的工作稳定性,提高了该控制方法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变流器高电压穿越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风电机组而言,风电机组所在电网的电压工作情况直接影响风电机组的工作状态,现有技术中,当风电机组所在电网由于扰动或者故障,电压增大且高于预设阈值时,风电机组进入到高电压工作区域,此时,可以通过提高直流母线电压来使得变流器网侧逆变器运行在一定的高电压情况。
然而,在实施本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当电压继续升高时,通过提高直流母线电压的方法会不适用,进而使得风电机组在较高的高电压范围内存在脱网的风险,给电网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并且提高直流母线的电压会提高晶体管等电力电子器件的失效率,降低了风电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电变流器高电压穿越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可以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风电机组在较高的高电压范围内存在脱网的风险,给电网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并且提高直流母线的电压会提高晶体管等电力电子器件的失效率,降低了风电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电变流器高电压穿越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变流器电网侧的正序电压D轴分量/相电压有效值;
若所述正序电压D轴分量/相电压有效值大于预设的穿越起始电压值,则确定所述变流器进入高电压穿越模式;
根据预设的过调制控制策略、浮动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策略和/或无功优先控制策略对变流器进行控制,以保证所述变流器稳定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电变流器高电压穿越的控制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变流器电网侧的正序电压D轴分量/相电压有效值;
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正序电压D轴分量/相电压有效值大于预设的穿越起始电压值,则确定所述变流器进入高电压穿越模式;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过调制控制策略、浮动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策略和/或无功优先控制策略对变流器进行控制,以保证所述变流器稳定运行。
本发明提供的风电变流器高电压穿越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通过获取变流器电网侧的正序电压D轴分量/相电压有效值,若正序电压D轴分量/相电压有效值大于预设的穿越起始电压值,可以准确判断变流器进入高电压穿越模式,在确认变流器进入高电压穿越模式时,根据预设的过调制控制策略、和/或浮动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策略和/或无功优先控制策略对变流器进行控制,使得风电变流器稳定的运行在高电压运行范围,提高电网的稳定性,防止由于电压扰动或故障而引起风电大规模的脱网,同时提高了风电机组内各个元器件的工作稳定性,提高了该控制方法的实用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电变流器高电压穿越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根据所述电网电压确定所述正序电压D轴分量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根据预设的过调制控制策略对变流器进行控制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46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