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动自发电指示灯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82330.5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5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罗瑞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瑞琪 |
主分类号: | H02K35/02 | 分类号: | H02K35/02;H02J7/32;F21S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高燕燕,仇蕾安 |
地址: | 443003 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发电 指示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自发电指示灯。
背景技术
在船舶或者车辆的内部某些封闭空间内,由于外部自然光线无法照射,而有些部位或部件要求经常维护,需要提供人工光源进行照明;有些仪器、仪表的读数或工作状态需要常规检查,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同样需要辅助光源指示照明;而在底层舱室,通道内需要光源照明指示方向。对于以上使用环境或者船舶上的其他某些特定区域而言,微弱的照明光源就能满足使用要求。
常规照明装置通常需要供电线路提供电能,而在船舶或者车辆上的某些区域,供电线路的布设存在诸多限制,例如船舶或者车辆的内燃机动力装置所在的舱室,由于担心油气挥发遇到电火花点燃引起火灾,对照明线路的要求极高,甚至在某些区域完全禁止布设供电线路;而船舶通常的运行环境存在潮湿、高温、盐雾腐蚀的不良因素,随着船舶老旧程度的加深,已有照明供电线路容易发生老化带来火灾安全隐患。但在船舶的有些区域,检修、更换线路存在成本高、具体施工难度大的情况。
在船舶的航行过程或者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动力与传动装置运行产生的机械振动会向周围区域传导,并与周围区域的物体相互作用使船体或者车体的结构产生振动。这些振动信号即便采用减振、隔振措施,也是不可完全避免的,因此也就可以被振动敏感装置接收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振动自发电指示灯,利用振动敏感装置接收船舶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信号,通过磁—电转换产生电能,经过整流后为发光二极管供电,从而构成小型的、封闭的、独立的自发电照明装置,能够满足微光使用环境的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振动自发电指示灯,包括充电电池、外壳、磁铁、线圈骨架、线圈、弹簧、电路板、发光二极管、以及固定隔板。
外壳为一端开口的柱形空腔壳体,外壳开口处覆盖一个固定隔板;
线圈骨架为中空圆柱体,中空圆柱体的外侧壁上绕圆柱体周向开设供线圈缠绕的凹槽。
磁铁为钢制并磁化的柱形永磁体。
其中所述线圈骨架共轴置于外壳的柱形空腔内,位于外壳内底面和固定隔板之间;磁铁设置于线圈骨架的中空处,磁铁的两端通过弹簧分别固定连接外壳内底面和固定隔板;线圈缠绕于线圈骨架外侧壁上的凹槽内,线圈的两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电路板,电路板完成整流和电能存储的功能,所存储的电能输入至所述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发光二极管设置于固定隔板外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透光盖板,透光盖板覆盖于发光二极管之上,用于将发光二极管与外界隔离。
进一步地,电路板上安装有整流器与电容器,整流器为二极管倍压整流器用于完成整流功能,电容器作为储能器件用于完成电能存储功能。
进一步地,充电电池设置于外壳的柱形空腔内底面,电路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隔板内侧。
进一步地,线圈骨架所用材质为绝缘材料;外壳所用材质为非磁性材料;线圈为带绝缘层的导线。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振动敏感装置接收船舶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信号,通过磁—电转换产生电能,经过整流后为发光二极管供电,从而构成小型的、封闭的、独立的自发电照明装置,能够满足微光使用环境的需求。同时不再需要外部电源或线路提供电能,也就避免了供电线路可能引起的安全隐患,减少了一次性化学电池的使用,杜绝了环境污染,绿色环保;减少了购置、更换电池的成本;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生产成本低;达到节能、环保、安全的目的。可以在船舶、汽车、火车其它交通设施领域大力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振动自发电指示灯;
图2—电气流程图;
图3—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由绝缘材料(尼龙棒或树脂棒)加工而成的线圈骨架4呈圆筒形,外部带分隔板,由一整根带绝缘层导线构成的线圈5绕制在线圈骨架4上,构成绕组,绕组被线圈骨架4上的分隔板分为上下两部分,这是为了降低线圈4绕制本身的难度,并降低线圈5对绝缘性能的要求,线圈的两端通过导线焊接在电路板8上;线圈骨架4固定在圆筒形外壳2的壳体中部,形成一个整体。外壳2是由工程塑料或合成树脂等非磁性材料加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瑞琪,未经罗瑞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2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