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探测器支撑装置及X射线成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2327.3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3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运法;李富生;李玉庆;祁鹏;贺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侯颖媖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测器 支撑 装置 射线 成像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探测器支撑装置及X射线成像设备,该探测器支撑装置,包括支架、滑动托盘、用于承载探测器的探测器托盘、连接器和线缆。滑动托盘安装在支架上并可以相对支架滑动。探测器设置在滑动托盘的上方。连接器包括互相连接的探测器接口和线缆接口,探测器接口安装在所探测器托盘上以连接探测器,自滑动托盘的上表面开设有容纳空腔,线缆接口位于该容纳空腔中。线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具有固定在容纳空腔底壁上的第一固定部以及从第一固定部延伸至第一端的第一弯曲部,线缆的第一端伸出滑动托盘以连接外部连接器,线缆的第二端连接该线缆接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探测器支撑装置及X射线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在诸如X光机的一种X射线成像设备中,X射线球管可以设置在立柱或悬吊臂上并与检测床的床面相对,该检测床的床面用于承载待检测的人体,在对该人体进行X射线成像时,X射线球管发出穿透人体的X射线,在检测床的背面设置有探测器,用以接收穿过人体的X射线,将探测器接收的X射线转换为图像信号即可获得人体的生理结构的图像。
在上述探测器的一种安装方式中,探测器被放置在托盘上,该托盘安装在检测床的背面并能够从检测床的一侧抽拉而出,以便于操作者将探测器从托盘上取下进行充电。
为了对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行成像,探测器还可以在托盘中旋转至不同的位置以接收X射线。
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无线缆方式将探测器和图像重建系统连接,例如,将探测器接口设置在探测器后侧,使得将探测器安装至托盘中之后,其接口直接与位于检测床另一侧的接口相对接,以将信号通过该检测床另一侧的接口传输至图像重建系统。
而随着产品的不断升级,X射线成像设备的成像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具有更多的功能和成像质量,现有的这种无线缆的连接方式很难满足这种在功能和质量上的更高需求,并且不便于对探测器进行充电。线缆连接方式相较无线方式,可以更可靠地进行数据传输,具有更好的系统稳定性,并且可以避免在需要充电时取下探测器。
但是,为了便于更换不同尺寸的探测器,通常将承载探测器的托盘设置为可推拉式,如何能够在保证线缆连接的可靠性的同时顺利地推拉托盘以及更换探测器,避免托盘的运动与线缆相互影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X射线成像设备及其探测器支撑装置,能够满足更多的成像功能、便于传输数据和充电。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探测器支撑装置,包括支架、滑动托盘、用于承载探测器的探测器托盘、连接器和线缆。滑动托盘安装在支架上并可以相对支架滑动。探测器设置在滑动托盘的上方。连接器包括互相连接的探测器接口和线缆接口,探测器接口安装在所探测器托盘上以连接探测器,自滑动托盘的上表面开设有容纳空腔,线缆接口位于该容纳空腔中。线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具有固定在容纳空腔底壁上的第一固定部以及从第一固定部延伸至第一端的第一弯曲部,线缆的第一端伸出滑动托盘以连接外部连接器,线缆的第二端连接该线缆接口。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X射线成像设备,包括检测床以及上述探测器支撑装置,其中探测器支撑装置的支架安装在检测床上,滑动托盘能够自检测床的第一侧滑入或滑出检测床,线缆的第一端伸出滑动托盘以连接位于检测床的第二侧的外部连接器,检测床的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X射线成像设备,包括胸片架以及上述探测器支撑装置,其中探测器支撑装置的支架安装在胸片架上,滑动托盘能够自胸片架的第一侧滑入或滑出胸片架,线缆的第一端伸出滑动托盘以连接位于胸片架的第二侧的外部连接器,胸片架的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
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附图以及权利要求,其他特征和方面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23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