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带端射印刷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80218.8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5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许焕松;李元新;叶道峰;邓创;王亚奇;龙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5/10;H01Q1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带 印刷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宽带端射印刷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雷达系统的快速发展,端射天线在天线领域已经获得大量的关注。相对于其它天线,端射天线是非常容易去得到指向性辐射和高增益。端射天线由于传输距离较全向性天线远,经常用于中短距离的无线传输中。随着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对天线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型化、宽带天线成为移动通信的重要研究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宽带端射印刷天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宽带端射印刷天线,介质板、金属辐射振子、平行带线、平行四边形金属贴片和金属反射振子,所述平行带线与金属辐射振子垂直连接,金属辐射振子、平行带线、平行四边形金属贴片和金属反射振子对称印刷在介质板正反面。馈电接头的中心馈电针与一平行带线的一圆心点连接,馈电接头的外导体与对称印刷的另一平行带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金属辐射振子为条状,其尺寸为天线低频工作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
优选的,所述介质板可为固体介质或空气介质。
优选的,所述平行四边形金属贴片与金属辐射振子的相对距离,相对距离短时,增加能量的耦合,使得天线的阻抗带宽大,其相对距离根据天线的阻抗带宽要求确定。
优选的,所述金属反射振子,它的宽度大小影响天线的前后比大小,矩形金属反射振子的宽度越大时,天线的前后比增加。矩形金属反射振子的宽度根据天线的前后比要求确定。
优选的,所述宽带平行四边形天线,金属反射振子与金属平行带线下端的相对距离由馈点SMA头的大小确定。
优选的,平行四边形金属贴片的尺寸为天线的较高工作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平行四边形金属贴片的谐振作用,天线可以工作在双频。当平行四边形与金属辐射振子的距离相近时,并双频频点相距较近时,天线可以工作在宽频带。金属反射条对信号起到反射作业,因此本发明的天线工作在端射方向。而且本发明为平面结构,尺寸较小,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宽频端射印刷天线的正背面透视示意图;图(a)为正面示意图,图(b)为背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宽频端射印刷天线的回波损耗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宽频端射印刷天线谐振频率0.96GHZ处方向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宽频端射印刷天线谐振频率1.34GHZ处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中,1-介质板;2-平行带线;3-金属反射振子;4-平行四边形金属贴片;5-金属辐射振子。
实施例1
一种宽频端射印刷天线,如图1所示,所述天线包括介质板1、平行带线2;金属反射振子3;平行四边形金属贴片4;金属辐射振子5。所述平行带线2与辐射振子5垂直电连接,辐射振子5、平行带线2、平行四边形金属贴片4和金属反射振子3对称印刷在介质板1正反面,馈电接头的中心馈电针与平行带线2的上层圆心点连接,馈电接头的外导体与平行带线2的下层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金属辐射振子5为条状,其尺寸为天线低频工作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介质板1为固体介质或空气介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平行四边形金属贴片4与金属辐射振子5的相对距离,相对距离短时,增加能量的耦合,使得天线的阻抗带宽大,其相对距离根据天线的阻抗带宽要求确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金属反射振子3为矩形,金属反射振子的宽度越大时,天线的前后比增加。矩形金属反射振子的宽度根据天线的前后比要求确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金属反射振子3与金属辐射振子5的相对距离根据SMA头的大小确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平行四边形金属贴片4的尺寸为天线较高工作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未经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02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干扰天线
- 下一篇: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