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蛹虫草的循环光照培育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77548.1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8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沙叶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藏联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6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虫草 循环 光照 培育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蛹虫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蛹虫草的循环光照培育工艺。
背景技术
蛹虫草是一种子囊菌,通过异宗配合进行有性生殖。其无性型为蛹草拟青霉。其子实体成熟后可形成子囊孢子(繁殖单位),孢子散发后随风传播,孢子落在适宜的虫体上,便开始萌发形成菌丝体。菌丝体一面不断地发育,一面开始向虫体内蔓延,于是蛹虫就会被真菌感染,分解蛹体内的组织,以蛹体内的营养作为其生长发育的物质和能量来源,最后将蛹体内部完全分解。
天然的蛹虫草产量低,成分复杂,而人工培育的蛹虫草产量高,成分相对纯净。但是在培育的过程中,持续的光照不利于蛹虫草个体的生长,需要控制光照的间隔时间和角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蛹虫草的循环光照培育工艺,进行循环间断式照明,提升蛹虫草个体的生长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蛹虫草的循环光照培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灭菌:将玻璃瓶培养基进行灭菌消毒,放在高压锅内120℃高温灭菌20分钟,然后降到室温后取出,移至接种室内;
接种:向玻璃瓶培养基内放入数个活体蚕蛹,接着快速注入液体菌种,然后用透明的塑料薄膜封好瓶口后移入培养室;
发菌期培养:在发菌初期保持培养室内黑暗并避免通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为66%,控制温度为18℃,待料面长满菌丝后升高温度至20℃;
菌丝培养:菌丝培养前期为1~3天,前期白天培养室内温度控制为23℃,夜晚温度为9℃,空气相对湿度70%,利用40瓦的白炽灯进行光照,光照时间为10小时;
菌丝培养后期为2~6天,白天温度为25℃,夜晚温度为1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并利用50瓦的白炽灯进行光照,光照时间为16小时,光照每隔4小时熄灯半小时;
菌丝逐渐由白色变成橘黄色,完全转为橘黄色后再培养2~3天进入2天出草期,培养室内温度保持在23℃,空气相对温度90%,50瓦的白炽灯进行每天18小时的光照,光照每隔6小时熄灯1小时;
子实体培养:在塑料薄膜上刺4~5个小孔,温度控制在22℃,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在无菌工作台上环形阵列设置有数个限位槽,把玻璃瓶培养基的底部分别设置在限位槽内,在无菌工作台上方悬挂一个圆环轨道,圆环轨道上设置微型电动车,把50瓦的白炽灯挂在微型电动车上,微型电动车在圆环轨道上缓慢移动,每隔4小时走完一圈,然后停车并熄灯1小时,每天进行4个循环共16小时照明;
待子实体头部开始膨大且不再变长时,改为每天18小时的光照,微型电动车在圆环轨道上每隔6小时走完一圈,然后停车并熄灯1小时,每天进行3个循环,温度保持24℃,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
收获:待子实体头部膨大保持不变后,再培养3~5天,使得头部顶端产生子囊孢子时,表示蛹虫草成熟,移出培养室,取出蛹虫草。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微型电动车上设置有调速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圆环轨道上设置有与微型电动车对应的轮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微型电动车上设置有蓄电池。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玻璃瓶培养基内的活体蚕蛹数量为3~8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指出的一种蛹虫草的循环光照培育工艺,在菌丝培养和子实体培养时期分别采用了间断式照明,避免长时间照明而影响蛹虫草的生长,而且子实体培养时期白炽灯沿圆环轨道移动,围绕玻璃瓶培养基进行360度的照明,确保子实体的竖直向上生长,提升了成品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蛹虫草的循环光照培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灭菌:将玻璃瓶培养基进行灭菌消毒,放在高压锅内120℃高温灭菌20分钟,消灭细菌,然后降到室温后取出,移至接种室内,避免灰尘污染;
接种:向玻璃瓶培养基内放入3~8个活体蚕蛹,接着快速注入6~10ml液体菌种,然后用透明的塑料薄膜封好瓶口后移入培养室;
发菌期培养:在发菌初期保持培养室内黑暗并避免通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为66%,控制温度为18℃,待料面长满菌丝后升高温度至20℃,避免光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藏联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藏联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75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充电续航的蛹虫草光照培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夏季水流温控蛹虫草培育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