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透气的蛹虫草密封培养皿在审
| 申请号: | 201611077531.6 | 申请日: | 2016-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8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沙叶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藏联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 地址: | 2156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透气 虫草 密封 培养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蛹虫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透气的蛹虫草密封培养皿。
背景技术
蛹虫草是一种子囊菌,通过异宗配合进行有性生殖。其无性型为蛹草拟青霉。其子实体成熟后可形成子囊孢子(繁殖单位),孢子散发后随风传播,孢子落在适宜的虫体上,便开始萌发形成菌丝体。菌丝体一面不断地发育,一面开始向虫体内蔓延,于是蛹虫就会被真菌感染,分解蛹体内的组织,以蛹体内的营养作为其生长发育的物质和能量来源,最后将蛹体内部完全分解。
天然的蛹虫草产量低,成分复杂,而人工培育的蛹虫草产量高,成分相对纯净。但是在培育的过程中,活体蚕蛹相互之间难以隔离,影响蛹虫草个体的生长,另外,蛹虫草培养开始阶段培养皿要密封,培养到一定阶段后需要通气,操作繁琐,需要改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透气的蛹虫草密封培养皿,提升密封性和透气操作的便利性,进行蛹虫的个体隔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方便透气的蛹虫草密封培养皿,包括:玻璃瓶体和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设置在玻璃瓶体的顶部,所述圆形开口顶部设置有固定盖板,所述固定盖板边缘设置有向下延伸包裹在圆形开口外侧的密封套,所述固定盖板顶部内凹设置有嵌入槽,所述固定盖板上铰接设置有与嵌入槽对应的摆动盖板,所述嵌入槽底部设置有数个通孔,所述玻璃瓶体内设置有圆形培养板,所述圆形培养板上间隔设置有数块隔离板。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摆动盖板底部设置有数个分别与通孔对应的塞柱,所述固定盖板上设置有拉手。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套底部设置有向圆形开口外壁延伸的密封圈,所述圆形开口外壁设置有与密封圈对应的环形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玻璃瓶体下方设置有数个支撑立柱。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板垂直设置在圆形培养板上,所述圆形培养板上设置有位于相邻两块隔离板之间的三角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指出的一种方便透气的蛹虫草密封培养皿,蛹虫被隔离板相互隔离,减少不良影响,密封套和摆动盖板可以对圆形开口进行密封,摆动盖板向上翻转后,通孔失去塞柱的密封而进行玻璃瓶体的透气,操作便利,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方便透气的蛹虫草密封培养皿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方便透气的蛹虫草密封培养皿,包括:玻璃瓶体1和圆形开口3,所述圆形开口3设置在玻璃瓶体1的顶部,所述圆形开口3顶部设置有固定盖板4,所述固定盖板4边缘设置有向下延伸包裹在圆形开口3外侧的密封套5,进行圆形开口3的密封,所述固定盖板4顶部内凹设置有嵌入槽43,所述固定盖板4上铰接设置有与嵌入槽43对应的摆动盖板8,所述嵌入槽43底部设置有数个通孔42,所述玻璃瓶体1内设置有圆形培养板7,所述圆形培养板7上间隔设置有数块隔离板71,方便蛹虫草的隔离。
所述摆动盖板8底部设置有数个分别与通孔42对应的塞柱6,摆动盖板8向上翻转后,塞柱6脱离对通孔42的封堵,玻璃瓶体1利用通孔42与外部保持小流量的通气。
所述固定盖板4上设置有拉手41,方便固定盖板4的拆卸,固定盖板4可以反复利用,降低成本和污染。
所述密封套5底部设置有向圆形开口3外壁延伸的密封圈51,所述圆形开口3外壁设置有与密封圈51对应的环形槽,密封圈51和环形槽的配合,提升了密封性。
所述玻璃瓶体1下方设置有数个支撑立柱2。支撑立柱2避免了玻璃瓶体1底部与桌面的接触,减少桌面温度对玻璃瓶体1的影响,提升了玻璃瓶体1的温度控制精度。
所述隔离板71垂直设置在圆形培养板7上,蛹虫被放置在相邻两块隔离板71之间,互不接触,所述圆形培养板7上设置有位于相邻两块隔离板71之间的三角槽72,有利于液体菌种的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藏联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藏联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75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