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间隔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75302.0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9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绪方俊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葛凡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间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多孔膜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间隔件、以及在该多孔膜上层叠多孔层而成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层叠间隔件。
背景技术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特别是锂二次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而被广泛用作个人电脑、便携电话、便携信息终端等中使用的电池,而且最近作为车载用电池正在进行开发。
已知在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中,由于电解液的量的减少,电池性能降低。
作为能够防止上述电池性能的降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提出了一种具备被电极(电极活性物质层)与树脂制间隔件直接夹持的电解液保液层从而保持一定量的电解液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专利第5656093号公报(2015年1月21日发行)”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对于上述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而言,随着时间经过,电解液蒸发而电解液的量减少,结果电池性能、特别是放电倍率特性、循环特性有可能降低。另外,由于在间隔件与电极之间具备电解液保液层,而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自身大型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发明者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发现通过在不设置电解液保液层的情况下,控制间隔件自身的电解液的保持性,能够制造电池特性、特别是放电倍率特性和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从而想到本发明。
本发明可包括以下所示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间隔件、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层叠间隔件、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构件和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以及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间隔件或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层叠间隔件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特征在于,
是包含以聚烯烃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多孔膜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间隔件,
在所述多孔膜上滴加的碳酸二乙酯的减少速度为15秒/mg~21秒/mg,
且在所述多孔膜上滴加10秒后的碳酸二乙酯的点径为20mm以上。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层叠间隔件的特征在于,
在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至少一面层叠有多孔层。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间隔件中,优选所述多孔层包含聚偏氟乙烯系树脂。另外,优选所述多孔层包含绝缘性微粒。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构件的特征在于,正极、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间隔件或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层叠间隔件、和负极依次配置。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包含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间隔件或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层叠间隔件。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间隔件或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层叠间隔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在245℃以上且280℃以下的T模挤出温度下,由T模挤出成片状的工序;以及在100℃以上且125℃以下的热固定温度下进行热固定,得到以聚烯烃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多孔膜的工序。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间隔件或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层叠间隔件起到能够对具备该间隔件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赋予优异的放电倍率特性和循环特性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A~B”表示“A以上且B以下”。
[实施方式1: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间隔件、实施方式2: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层叠间隔件]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特征在于,是包含以聚烯烃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多孔膜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间隔件,在所述多孔膜上滴加的碳酸二乙酯的减少速度为15秒/mg~21秒/mg,且在所述多孔膜上滴加10秒后的碳酸二乙酯的点径为20mm以上。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层叠间隔件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间隔件(多孔膜)的至少一面层叠有多孔层。
<多孔膜>
本发明中的多孔膜可以成为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间隔件或后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层叠间隔件的基材,其以聚烯烃为主成分,在其内部具有多数连结的细孔,能够使气体、液体从一面向另一面透过。多孔膜可以由1层形成,也可以是多个层层叠而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5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站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协议数据包构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