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用颗粒状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分散率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4016.2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6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晨晨;王旭东;张蕾;陈剑华;龚先祁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42 | 分类号: | G01N3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胡敬红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混合料 颗粒状纤维 分散率 矿料级配 油石比 拌和工艺 数学模型 配合比 路用 加强生产 测试 中颗粒 质量控制 拌制 生产 判定 纤维 优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用颗粒状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分散率的测试方法,本发明按生产配合比确定的参数及拌和工艺拌制沥青混合料,测定其析漏损失Δm、油石比A’和矿料级配G’,判定油石比A’和矿料级配G’是否满足生产配合比要求;再按油石比A’和矿料级配G’,添加不同nx%的人工完全分散的颗粒状纤维,测定析漏损失Δmx,建立沥青混合料中完全分散的颗粒状纤维含量C的nx%与析漏损失Δmx的数学模型;然后将拌合楼生产的沥青混合料析漏损失Δm代入所述数学模型,得到沥青混合料中完全分散的颗粒状纤维含量C’,计算沥青混合料中颗粒状纤维的分散率。采用本方法可以测定颗粒状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分散率,从而达到优化拌和工艺和加强生产质量控制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沥青路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添加颗粒状纤维的沥青混凝土中颗粒状纤维分散率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作为一种连续的无缝路面,具有行车平稳舒适、养护维修方便等优点,是当今世界上高等级公路最主要的路面结构形式。为了解决普通沥青路面常见的低温开裂和高温车辙问题,欧洲沥青路面工程界于上世纪60年代初尝试通过添加纤维的方式来提高沥青混合料性能,该技术获得了巨大成功并应用于世界各国的沥青路面工程;“沥青混合料+纤维”的复合化材料已成为当前沥青路面材料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机理其是通过分散的纤维表面吸附和稳定沥青,增大沥青膜厚度,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析漏损失,保证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增加沥青胶浆粘度和模量,达到增强、增韧沥青混合料的目的,最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低温抗裂、抗水损及抗疲劳等性能。
沥青路用纤维按材料种类主要可分为木质素纤维、有机聚合物纤维、玻璃纤维和矿物纤维等;按材料形状又可分为松散絮状纤维和颗粒状纤维。由于颗粒状纤维克服了松散絮状纤维容易受潮,不易运输、称量精度不佳、在沥青混合料中分散不均匀易成团等缺点,目前颗粒状纤维在沥青路面工程中较常采用。虽然颗粒状纤维具有诸多优势,但是未经充分破碎、分散的颗粒状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未能起到任何吸附、稳定沥青及降低沥青混合料析漏损失作用。在沥青路面工程中主要通过延长拌合楼干拌时间来破碎、分散颗粒状纤维,然而延长干拌时间必将加大拌合楼机械损耗,降低生产效率。因此需要通过颗粒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分散效果的评定,来优化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工艺。然而目前尚未有颗粒状纤维在沥青沥青混合料中的分散率的测试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工程技术人员凭借个人经验观察混合料外观状态来定性评价,不能科学有效的反馈和优化拌和工艺。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根据分散纤维含量与沥青混合料的析漏损失两者间的相关性,研究一种能够测定颗粒状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分散率的试验方法,来检测特定拌和工艺条件下沥青混合料中颗粒转状纤维的分散率,从而优化沥青混合料拌和工艺及加强质量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用颗粒状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分散率的测试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定量评价颗粒状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分散效果的不足。
一种路用颗粒状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分散率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检验及标定拌合楼的石料、沥青及纤维投放称量装置;确定生产配合比中的设计级配G及级配范围、油石比A及油石比范围;
(2)按生产配合比确定的热料仓比例、设计级配G、油石比A、颗粒纤维含量C及拌和工艺进行混合料拌制;
(3)对拌合楼拌制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析漏试验,得到析漏损失Δm;
(4)测定拌合楼拌制的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A’和矿料级配G’;
(5)若所检沥青混合料油石比A’和级配G’不满足生产配合比要求,则重新返回执行步骤(1)~(4);若沥青混合料油石比A’和级配G’满足生产配合比要求,则执行下一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40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固体危险品燃烧速率试验的标尺
- 下一篇:机械式梭子蟹壳肉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