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安全防护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2706.4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3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邓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彭琼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安全 防护 方法 装置 服务器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安全防护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其中,该网络安全防护方法,用于网络安全服务器,包括:检测发往业务服务器的业务通信请求,当业务通信请求满足攻击事件认定条件时,认定业务通信请求为攻击事件的步骤;根据业务通信请求判断攻击事件的攻击类型的步骤;根据判断出的攻击类型转换业务服务器的接入信息的步骤,其中,上述接入信息为与业务服务器的原始接入信息具有映射关系的间接接入信息,以进行网络安全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安全防护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服务器将暴露在互联网的环境之下,在公共网络中随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网络攻击事件,在这种事件面前主要采用以下两种保护手段:一是设置安全防护设备,用于检测网络中针对业务服务器的攻击、入侵等行为,如果发现发出告警,由设备自动或人工处理,处理方式通常是关闭服务器等待攻击停止,这样的处理方式影响服务的时间不可控制;二是建立网络边界隔离防护,这种具有网络边界隔离防护作用的网络安全清洗设备会影响网络包的效率,易造成业务数据丢失,而且防火墙等网络隔离设备虽然可以实现服务器之间的网络处理,但其处理能力有限,遇到大流量攻击,尤其是远端服务器发送的攻击,会造成防火墙性能下降,这种网络阻断还会影响业务的连续性。综上,现有的防落安全防护设备及方法都会存在一定的弊端,无法解决变化多样的安全行为造成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安全防护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安全防护方法,用于网络安全服务器,包括:检测发往业务服务器的业务通信请求,当业务通信请求满足攻击事件认定条件时,认定业务通信请求为攻击事件的步骤;根据业务通信请求判断攻击事件的攻击类型的步骤;根据判断出的攻击类型转换业务服务器的接入信息的步骤,其中,上述接入信息为与业务服务器的原始接入信息具有映射关系的间接接入信息,用于进行网络安全防护。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安全防护方法,用于对业务服务器具有接入需求的服务器或客户端,包括:接收网络安全服务器发来的业务服务器的接入信息的步骤;比较业务服务器的接入信息与自身原有的业务服务器的接入信息的步骤;若不同,则将自身原有的业务服务器的接入信息更新为接收的业务服务器的接入信息的步骤,其中,接收的业务服务器的接入信息为与业务服务器的原始接入信息具有映射关系的间接接入信息,用于进行网络安全防护。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安全服务器,包括:安全检测单元和安全管理单元。该安全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发往业务服务器的业务通信请求,当业务通信请求满足攻击事件认定条件时,认定所述业务通信请求为攻击事件;该安全管理单元被配置为根据业务通信请求判断攻击事件的攻击类型;根据判断出的攻击类型转换业务服务器的接入信息,其中,上述接入信息为与业务服务器的原始接入信息具有映射关系的间接接入信息,用于进行网络安全防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安全防护装置,用于对业务服务器具有接入需求的服务器或客户端,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更新单元。该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网络安全服务器发来的业务服务器的接入信息;该更新单元被配置为比较业务服务器的接入信息与自身原有的业务服务器的接入信息,若不同,则将自身原有的业务服务器的接入信息更新为接收的业务服务器的接入信息,其中,接收的业务服务器的接入信息为与业务服务器的原始接入信息具有映射关系的间接接入信息,用于进行网络安全防护。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网络安全服务器;一个或多个上述网络安全防护装置;上述网络安全防护装置接收上述网络安全服务器发来的业务服务器的接入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27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