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采掘过程中的全方位槽波地震探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72406.6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0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何良;李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矿大地地球探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采掘 过程 中的 全方位 地震 探测 方法 | ||
1.一种煤矿采掘过程中的全方位槽波地震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硬件连接与系统布置:在工作面的掘进巷道的左右侧帮、掘进掌子面布置检波器,各个检波器连接采集站,各采集站采用井下统一授时或地面GPS授时;
步骤二、数据采集:在巷道左右侧帮设置深度1—2m的孔洞,孔洞里放置检波器,对巷道掘进面工作时的炸药爆炸震动作为点震源并采集点震源数据;
步骤三、地震数据预处理:对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和解编,并在建立观测系统后,并置入数据道头,进行道编辑,以去除坏道;
步骤四、数据处理分析和偏移成像:首先,对地震数据进行频谱分析、时频分析及极化分析,以获得地震信号的频率、能量和极化等特征参数;其次,对地震数据进行振幅补偿、滤波,以提高数据信噪比;然后,采用τ-ρ变换和F-K变换进行不同反射波的分离和P波与S波的波场分离;最终,对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速度分析,以确定速度模型,再进行叠前偏移成像,以获得3D偏移成像结果图;
步骤五、综合地质解释:结合已有地质资料,根据偏移成像图,开展地震地质解释,解释出不同的反射界面对应的不同的地层界面,最终,分析得出巷道前方及两侧探测范围内的地质构造的空间分布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采掘过程中的全方位槽波地震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集站采用分布式采集站,采用井下恒温晶振走时的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采掘过程中的全方位槽波地震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集站采用集中式采集站,采用线同步的方式保持时间同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采掘过程中的全方位槽波地震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检波器道间距大于5米,如果震源过少,在巷道左右侧帮钻孔放置炸药,炸药爆炸激发的地震波传播至工作面深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矿大地地球探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矿大地地球探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24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