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登舱梯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0531.3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51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祝鸣;杨铖;朱家洪;杨中源;汪辉仲;曹剑;吕爱民;张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红轮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7/02 | 分类号: | E06C7/02;E06C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62800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登舱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防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登舱梯。
背景技术
登舱梯通常用于登上方舱顶部位置比较高的地方以及用于野外作业。然而,一种典型的登舱梯中,登舱梯仅包括用于脚踏的踏板及连接踏板的边框,在使用者使用登舱梯的过程中,使用者可能从登舱梯的两侧掉落,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因此,如何提高登舱梯的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登舱梯,安全性较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登舱梯,包括梯架,还包括设于所述梯架两侧的两个护栏,所述梯架的边框上设有支座,所述护栏转动连接于所述支座且转轴沿所述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支座上设有用于锁定展开状态下的所述护栏的锁定器。
优选地,所述锁定器包括把手和套筒,所述套筒固定于所述支座上,所述把手的第一端插设于所述套筒内并能够依次贯穿所述套筒的第一端和所述支座上的限位孔,所述把手的第一端设有径向凸起,所述套筒内设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于所述套筒的第二端的端板与所述径向凸起之间,所述支座上设有限位板,所述护栏展开状态下,所述复位件复位运动推动所述把手伸出于所述限位孔,以便所述把手的第一端与所述限位板夹紧所述护栏与所述支座的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护栏旋转的端面分别为所述支座的内底壁和所述限位板的内壁,所述把手的周壁与所述支座的内底壁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把手的周壁与所述限位板的内壁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每个所述护栏与所述梯架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支座,每个所述支座上对应设有所述锁定器。
优选地,每个所述护栏对应设置的所有所述把手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用于实现联动控制的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于所述护栏上的转动接头和固定套接于所述转动接头的接头,所述接头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座。
优选地,所述把手为L形把手。
优选地,所述复位件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梯架包括踏板,所述踏板上设有用于防滑的防滑纹路。
优选地,所述护栏为网状护栏。
本发明提供的登舱梯包括梯架、设于梯架两侧的两个护栏,梯架的边框上设有支座,护栏转动连接于支座且转轴沿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支座上设有用于锁定展开状态下的护栏的锁定器。
此种登舱梯通过护栏的设置,能够提高登舱梯的安全性,尤其是对于登上方舱顶部等比较高的位置或者野外作业时,使用者的人身安全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另外,护栏可以相对于梯架进行转动,在运输过程中处于折叠状态,占用空间较小,便于运输,在使用时处于展开状态,且有锁定器对护栏进行位置锁定,使用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登舱梯的具体实施例在折叠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登舱梯的具体实施例在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登舱梯的具体实施例在展开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登舱梯的具体实施例在展开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登舱梯的具体实施例在展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登舱梯的具体实施例在折叠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登舱梯的具体实施例中锁定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登舱梯的具体实施例中踏板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登舱梯的具体实施例中踏板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所提供登舱梯的具体实施例中锁定器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所提供登舱梯的具体实施例中把手的侧视图;
图12为本发明所提供登舱梯的具体实施例中支座的侧视图;
图13为本发明所提供登舱梯的具体实施例中支座的主视图;
图14为本发明所提供登舱梯的具体实施例中支座的俯视图;
图15为本发明所提供登舱梯的具体实施例中接头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所提供登舱梯的具体实施例中接头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红轮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红轮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05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银联社保卡个人信息加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账户信息存储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