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大规格铝合金铸锭的制备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9940.1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3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峰;张少明;邱阳;杨玉洁;陈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B22D11/115 | 分类号: | B22D11/115;B22D11/112;B22D11/041;B22D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徐红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 规格 铝合金 铸锭 制备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超大规格铝合金铸锭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熔体处理器、升降机构、热顶、结晶器、水箱和引锭;所述的热顶安装在结晶器上方,所述的引锭置于结晶器下方,所述的结晶器安装在水箱上,所述的熔体处理器与升降机构相连接,所述的升降机构固定于水箱上,铸造过程中通过升降机构将熔体处理器置于热顶和/或结晶器的内部;所述的熔体处理器包括电磁线圈、保温单元、冷却单元和支撑单元;所述的电磁线圈固定于支撑单元内部,所述的保温单元固定于支撑单元外部,所述的冷却单元固定于支撑单元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规格铝合金铸锭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线圈由实芯铜导线或铜管绕制而成,实芯铜导线或铜管外围由绝缘橡胶包裹,所述的电磁线圈为产生旋转磁场的电磁线圈、产生行波磁场的电磁线圈或产生复合磁场的电磁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规格铝合金铸锭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单元由陶瓷或石棉材料制成,厚度为10mm~50mm,固定于支撑单元侧面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规格铝合金铸锭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单元由高导热壳体和底部空心管组成,空心管螺旋盘绕于高导热壳体内部并与其接触,空心管的入口和出口分别延伸至支撑单元顶部之上;所述的高导热壳体由铜合金或石墨材料制成;所述的空心管由铜合金或不锈钢材料制成;空心管内采用的冷却介质为空气、氮气、水或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规格铝合金铸锭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单元由不锈钢或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的支撑单元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支撑单元上部设有凸起部分。
6.一种超大规格铝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装置,在铸锭半连续铸造过程进入稳定状态后,首先将熔体处理器通过升降机构深入到热顶和结晶器内;然后使冷却介质从空心管入口进入,螺旋下降到达底部空心管,沿空心管出口流出,冷却介质通过冷却单元底部的高导热壳体与熔体换热,实现对内部合金熔体的强制冷却;最后对熔体处理器的电磁线圈施加交变电流,产生自内而外的电磁搅拌力,通过与合金熔体冷却的耦合作用,进一步加速熔体的换热和传质,均匀合金熔体的温度场和成分场,实现超大规格铝合金铸锭的细晶均质铸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大规格铝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导热壳体底部与结晶器结晶带位置或底部平齐,所述的熔体处理器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大规格铝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过程中对电磁线圈施加交变电流,电磁线圈的安匝数为5000~20000At,施加的电流频率为0.5~50Hz。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大规格铝合金铸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过程中对冷却单元施加强制冷却,空心管中的冷却介质为空气、氮气或水,冷却介质流量为0~2500L/min,冷却强度为100~5000W/(m2·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99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