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共楼宇参与电网优化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64937.0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2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焦赞锋;徐青山;焦筱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智合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冯燕云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共 楼宇 参与 电网 优化 运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运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共楼宇参与电网优化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国家战略政策,更是发展低碳经济、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电力作为国民经济运转的动力源泉和国家能源战略的核心要素,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及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和主力军。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及其结构性矛盾的日益突出,电网峰值负荷不断攀升,电网峰谷差呈现逐步扩大趋势,同时受空调负荷影响,夏季电力供需不平衡矛盾尤其突出,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尤其,单位集中、人口密度大的公共楼宇成为都市里的一道道风景,其用电特点是内设中央空调、高速电梯、监控设备、办公设施、现代通信设施等大型耗电设备,因此用电量极大。加之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以及办公用电单位管理问题,使电力浪费现象十分突出,夏季电力供需不平衡矛盾尤其突出,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满足不断增长的负荷需求,国家每年要投入上千亿元巨资用于调峰电厂建设,但用于调峰需求的发、输电设备年利用小时低,平均成本较高,单纯依靠不断增加装机容量来满足短暂的高峰用电,会导致发供电成本不断上升,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迎峰度夏期间,政府和电网公司不得不采取有序用电措施来应对短期尖峰问题,但有序用电实施对象主要为工业用户,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公共楼宇典型用电设备具有较强互补特性,具有较好负荷自平衡能力,可实现智能用电模式优化。其中,公共楼宇空调负荷主要集中在夏季 用电高峰期的数百小时内,电网尖峰时段短时间削减部分负荷主要影响用户舒适度,对用户生产、生活影响较小,故合理调控空调负荷可配合电网运行;照明负荷与公共楼宇的内部光照和温度环境相关,在照明度和舒适度允许的情况下也具有一定调整能力;电加热为具有储能特性的用电设备,可根据电价/激励机制优化用电方式,如尽可能选择低谷时段用电,减少高峰用电,甚至推迟用电时段;电动汽车为具有双向互动能力的用电设备,在受控状态下实现与电网能量和信息的双向交互,可作为储能设施,按照电网、公共楼宇等需求实现有序充放电;分布式电源随机性较大,一般储能配合补充运行,可满足自身发电自平衡,在多发时段将余电储存在储能中,在少发时段可直接用于公共楼宇用电。
目前已有的文献或专利中:公共楼宇空调资源研究较成熟,主要为空调负荷建模及相关机理特性研究,照明设施主要研究照明负载响应特性及负荷建模等,风力发电主要开展建模分析、发电功率特性、可调容量建模等研究,光伏发电主要研究发电特性及仿真模型、入网影响等,电动汽车主要研究最优充放电模型、充电行为对配电网影响等,储能方面主要研究储能设备就与智能电网、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互动的特性及储能电池特性等。但是,公共楼宇空调负荷、照明负荷、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储能等柔性可调度资源的研究侧重于空调负荷的预测、照明单方面控制、电动汽车充放电模型的研究,关于公共楼宇不同场景下柔性资源的优化控制技术研究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楼宇能效提升方面,较少考虑楼宇与电网需求互动等多目标场景,各可调资源之间缺乏互补特性研究,优化组合模型分析较少。
因此需要一种公共楼宇参与电网优化运行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共楼宇参与电网优 化运行方法,可根据事件分析中设定的阈值或优先级等触发机制自行确定在该时段采取哪种或多种优化运行策略,使得输出的楼宇整体负荷曲线波动大大减小,且优化后的负荷区域平稳,峰谷差也明显缩小。
一种公共楼宇参与电网优化运行方法,所述电网优化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公共楼宇可调资源优化运行控制信息库,所述信息库包含公共楼宇内光伏电池、风力发电、EV、可调负荷等所有可调资源;
S2,制定可调资源优化运行方式,并下发给楼宇内可调资源,第i个可调资源接到通知后判断是否允许接受优化运行方式;
S3,若不是则根据约束条件更新信息库,若是则判断是否满足多目标优化目标,若满足则按该模式优化运行,若不满足则需根据约束条件继续更新信息库。
优选地,所述约束条件包括:
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约束:
Pi,min≤Pi,t≤Pi,max(22)
Rid·△t≤Pi,t-Pi,t-1≤Riu·△t(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智合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未经无锡智合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49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