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串并联时序逻辑继电器电路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1981.6 | 申请日: | 2016-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2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来方;陈霞;李军;陈雅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H47/00 | 分类号: | H01H47/00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郭纯武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并联 时序 逻辑 继电器 电路 网络 | ||
1.一种串并联时序逻辑继电器电路网络,包括:按接点串联连接的继电器串联电路和由几个继电器接点并联连接构成的并联电路,其特征在于:
三路继电器串联电路共端通过输入端a并联连接收预令控制信号,另一个共端通过输出端c并联连接输出动令控制信号,从而构成串并联时序逻辑继电器电路网络,在三路串并联时序逻辑继电器电路网络电路中,串并联继电器被分为两组,继电器K1、K2和K3并联为一组预令继电器组,继电器K4、K5和K6并联为一组动令继电器组,预令继电器组和动令继电器组转换触点串联;两组串并联继电器共使用了6只继电器的12组转换触点,在转换触点的连接上,采用不同继电器的转换触点两两串联,两组以总并联的方式共线经并联线b输出预令控制信号,通过动令控制输入网络来实现继电器线包的通断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并联时序逻辑继电器电路网络,其特征在于:在两组串并联继电器中,每3只并联继电器有常开转换触点6个,转换触点串并联通过并联线b输出预令控制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并联时序逻辑继电器电路网络,特征在于:串并联继电器电路在转换触点的连接上,采用不同继电器的转换触点两两串联,然后再总并联的方式,其中,继电器转换触点K1B和继电器转换触点K2B串联、继电器转换触点K2C和继电器转换触点K3B串联、继电器转换触点K3C和继电器转换触点K1C串联,然后再并联于并联线b;同样,继电器转换触点K4B和继电器转换触点K5B串联、继电器转换触点K5C和继电器转换触点K6B串联、继电器转换触点K6C和继电器转换触点K4C串联,然后共端并联于输出端c输出动令控制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并联时序逻辑继电器电路网络,其特征在于:动令控制输入网络包括:由继电器线包K1A、继电器线包K2A、继电器线包K3A构成的并联网络和由继电器线包K4A、继电器线包K5A、继电器线包K6A构成的并联网络,其中,继电器线包K1A、K2A、K3A的一个公共端和继电器线包K4A、K5A、K6A的一个公共端分别接地GND。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并联时序逻辑继电器电路网络,其特征在于:继电器线包K1A、继电器转换触点K1B、继电器转换触点K1C定义为继电器K1; 继电器线包K2A、继电器转换触点K2B、继电器转换触点K2C定义为继电器K2; 继电器线包K3A、继电器转换触点K3B、继电器转换触点K3C定义为继电器K3; 继电器线包K4A、继电器转换触点K4B、继电器转换触点K4C定义为继电器K4; 继电器线包K5A、继电器转换触点K5B、继电器转换触点K5C定义为继电器K5; 继电器线包K6A、继电器转换触点K6B、继电器转换触点K6C定义为继电器K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串并联时序逻辑继电器电路网络,其特征在于:工作流程上,继电器K1、继电器K2、继电器K3为预令继电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串并联时序逻辑继电器电路网络,其特征在于:继电器线包K4、继电器线包K5、继电器线包K6为动令继电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并联时序逻辑继电器电路网络,其特征在于:正常工作时,当预令控制输入有效时,继电器线包K1A、继电器线包K2A、继电器线包K3A通电接通,继电器转换触点K1B、继电器转换触点K1C、继电器转换触点K2B、继电器转换触点K2C、继电器转换触点K3B、继电器转换触点K3C闭合,输入端a和并联线b连通,连通完成预令输出。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串并联时序逻辑继电器电路网络,其特征在于:正常工作时,当动令控制输入有效时,继电器线包K4A、继电器线包K5A、继电器线包K6A通电接通,继电器转换触点K4B、继电器转换触点K4C、继电器转换触点K5B、继电器转换触点K5C、继电器转换触点K6B、继电器转换触点K6C闭合,并联线b和输出端c连通,连通完成动令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经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198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驱动装置的手控器
- 下一篇:继电器电路和执行继电器电路自测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