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对仓储物料进行实时监测的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61148.1 | 申请日: | 2016-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7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申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俊 |
主分类号: | B62D57/036 | 分类号: | B62D57/036;G01D21/02;B25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仓储 物料 进行 实时 监测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仓储物料进行实时监测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储存颗粒物料的仓库,为了降低单位重量的储存成本,通常做得大而高,随之也带来一些技术难题,尤其是对于一些容易变质的有机储料,本来就容易因霉变或虫害等造成永久性的损失;而大而高的仓库,在储存这些物料时,更是难以及时获得仓库深处的储料状态,更加容易造成损失。
比如,现在的大型粮仓,其高度常在六米以上,方圆数十米,虽然目前有较为先进的储存管理技术,但是其深层储粮的变质问题仍是易发事故。所以市场上亟需一种能够实时探查仓库深层储料状态的监控设备,尤其是缺少一种能够自主或根据控制命令进行移动,从而扩大探查监控范围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主或根据控制命令进行移动从而扩大探查范围的用于对仓储物料进行实时监测的机器人。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对仓储物料进行实时监测的机器人,包括筒壳、固定设置在筒壳两端的两个驱动电机以及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钻探帽;筒壳外壁上设有多个翼板;各钻探帽上均设有螺旋板,驱动电机带动钻探帽和螺旋板同步往复转动。
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技术效果:(1)能够对仓库深层储料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安装的各种传感器对储料的物化信息进行检测和信息传输;另外,由于具有能够产生推力的行进滚管,可自主或者在远程控制命令下前进或后退,从而扩大探查监控范围,具有更广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用机器人的一种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机器人的一种爆炸图;
图4是采用图1所示机器人制成的粮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粮仓中卸粮装置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卸粮装置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卸粮装置的一种爆炸图;
图8是图5所示卸粮装置中联动切换装置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联动切换装置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所示联动切换装置中联动齿轮组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联动齿轮组件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所示联动齿轮组件的一种侧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联动齿轮组件的A-A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对仓储物料进行实时监测的机器人,见图1至图3所示,该机器人8包括筒壳81、固定设置在筒壳两端的两个驱动电机82以及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输出轴821上的钻探帽83,各钻探帽上均设有螺旋板831,驱动电机带动钻探帽和螺旋板同步往复转动;各钻探帽设有用于减小阻力的锥状尖端832。螺旋板沿螺旋线方向设置在钻探帽的外周壁上,螺旋板通过拨动其槽缝中的物料获得推力前进或后退。
螺旋板可采用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优选采用金属制成。
筒壳包括圆形的上半管811和圆形的下半管812,上半管和下半管内各设有一个所述驱动电机,上半管的外壁上设有沿径向突出的四个上翼板813,该四个上翼板均匀分布在上半管的外周壁上;下半管的外壁上设有沿径向突出的四个下翼板814,该四个下翼板均匀分布在下半管的外周壁上。上半管和下半管同心设置。
上半管的底部设有上螺接部815,下半管的顶部设有下螺接部816,上半管和下半管通过螺接固定相连并组合形成所述筒壳;上翼板和下翼板交错设置在筒壳的外周壁上。
翼板可以稳定行进方向,另外翼板埋没在物料中,相当于把筒壳定位在物料中,防止筒壳被钻探帽带动。
钻探帽的最大外径大于等于筒壳外周壁的直径,使得筒壳可以顺利穿过钻探帽钻出的通道。
筒壳内还设有内置电源和具有无线收发单元的智能中控模块,筒壳的壁体上还固定设有温度传感器84和湿度传感器85,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感应端均露出筒壳外壁,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智能中控模块相连。由于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本实施例在行进中,可以给出钻过的粮层的温度和湿度,从而得到不同深度的储粮的物理信息,并可通过内置于筒壳中的无线收发单元传输给使用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俊,未经申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11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