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溶剂除水三碘化钐的制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56972.8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1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高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17/00 | 分类号: | C01F17/00;B01J27/08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口烧瓶 溶剂 除水 氮气 碘化钐 制备 分子筛 烘箱 惰性气体保护 二甲基甲酰胺 球形冷凝管 锉刀 四氢呋喃 无水无氧 二苯酮 金属钐 空气抽 冷凝水 双排管 微量水 橡皮塞 烘干 称量 单质 密封 接通 清洗 并用 | ||
本发明涉及溶剂除水三碘化钐的制备,包括:为了除去溶剂中的微量水,将50‑80ml四氢呋喃与3‑5g单质钠、5‑10g二苯酮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回流2~3小时,用N,N‑二甲基甲酰胺则用分子筛除水;将三口烧瓶清洗干净,在烘箱中烘干,将其与球形冷凝管连接接通冷凝水,将金属钐块用锉刀磨成细小的钐粉,称量0.6克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并用橡皮塞密封;使用双排管Schlenk操作技术将三口烧瓶内的空气抽干再充入氮气,操作三次确保三口烧瓶内完全处于无水无氧的状态;在氮气的气氛中加入溶剂,再加入称好的碘1.5克,搅拌,反应约1~2小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溶剂除水三碘化钐的制备,属于合成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钐为第62号元素,是17种稀土元素之中的一员,钐在十九世纪年由法国化学家用光谱分析法发现。虽然钪、钇与镧系元素统称为稀土元素,但钐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锡等金属都要多,同时中国的稀土矿藏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因此探究钐等稀土元素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有巨大意义。钐相对原子质量150.36,电子排布为[Xe]4f66s2,它主要呈现+2和+3价,其中+3价为其最常见最稳定的状态。钐的还原电势EθSm3+/Sm=-2.41V,其值与金属镁的还原电势EθMg2+/Mg=-2.37V非常接近,因此具有较大的还原活性。块状钐单质有银白色光泽,但是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氧化变黑失去光泽,钐的硬度中等,一般用锉刀将其磨成粉末后使用,但粉末温度若过高会在空气中燃烧。
目前在有机合成领域中使用较多的钐试剂主要是四大类:呈现二价态的钐试剂例如SmI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溶剂除水三碘化钐的制备,技术方案如下:为了除去溶剂中的微量水,将50-80ml四氢呋喃与3-5g单质钠、5-10g二苯酮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回流2~3小时,用N,N-二甲基甲酰胺则用分子筛除水;将三口烧瓶清洗干净,在烘箱中烘干,将其与球形冷凝管连接接通冷凝水,将金属钐块用锉刀磨成细小的钐粉,称量0.6克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并用橡皮塞密封;使用双排管Schlenk操作技术将三口烧瓶内的空气抽干再充入氮气,操作三次确保三口烧瓶内完全处于无水无氧的状态;在氮气的气氛中加入溶剂,再加入称好的碘1.5克,搅拌,反应约1~2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备工艺简易环保,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为了除去溶剂中的微量水,将50ml四氢呋喃与3g单质钠、5g二苯酮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回流2小时,用N,N-二甲基甲酰胺则用分子筛除水;将三口烧瓶清洗干净,在烘箱中烘干,将其与球形冷凝管连接接通冷凝水,将金属钐块用锉刀磨成细小的钐粉,称量0.6克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并用橡皮塞密封;使用双排管Schlenk操作技术将三口烧瓶内的空气抽干再充入氮气,操作三次确保三口烧瓶内完全处于无水无氧的状态;在氮气的气氛中加入溶剂,再加入称好的碘1.5克,搅拌,反应约1小时。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高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高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69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细碳酸钡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花状结构纳米Cu2O的制备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