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铁避难应急的恒温恒湿恒氧恒净空调服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56610.9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9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沃海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005 | 分类号: | A41D13/005;A41D27/00;A62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难 应急 恒温 恒湿恒氧恒 净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服技术领域,具体为高铁避难应急的恒温恒湿恒氧恒净空调服。
背景技术
现在的高是封闭的设计,高铁内外换气主要依靠高铁内的空调系统,但是当高铁行驶时空调系统出现故障停止工作时,高铁内部就形成了一个全封闭的空间,无法与外部进行换气,由于安全等因素考虑高铁无法在中途开门,大量乘客长期在密闭空间内,高铁内的温度会快速升高,氧气含量大大降低会对乘客的安全造成威胁,现有的空调服多是通过风扇等加快人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达到降温的效果,在遇到高铁中的这种情况不能够有效的帮助乘客避险应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铁避难应急的恒温恒湿恒氧恒净空调服,具备恒温恒湿恒氧恒净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空调服不能够为乘客提供避险应急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铁避难应急的恒温恒湿恒氧恒净空调服,包括衣服本体,所述衣服本体的内部缝制有内胆,所述内胆与衣服本体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内胆上开设有均匀排布的通孔。
所述衣服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板的一侧面,所述背板的另一侧面分别设置有换热筒、压缩机、加湿筒、空气过滤筒、气泵、氧气瓶和缓冲筒,所述压缩机位于换热筒和加湿筒之间,所述氧气瓶和缓冲筒位于换热筒的正下方,所述空气过滤筒位于加湿筒的正下方,所述气泵位于空气过滤筒的正下方,所述换热筒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均贯穿换热筒靠近压缩机的一侧并分别与压缩机的出液端和进液端固定连接,所述加湿筒的内部设置有湿膜,所述加湿筒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进水端设置有孔塞,所述空气过滤筒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
优选的,所述衣服本体的正面设置有绑带,所述氧气管位于绑带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衣服本体为PU布料,所述内胆为涤纶布料。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呈连续S状,所述孔塞的外表面与进水孔的内表面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绑带为松紧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在衣服本体的背面设置有背板,换热筒、压缩机、加湿筒、空气过滤筒、气泵、氧气瓶和缓冲筒,换热筒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均贯穿换热筒靠近压缩机的一侧并分别与压缩机的出液端和进液端固定连接,加湿筒的内部设置有湿膜,加湿筒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孔,进水孔的进水端设置有孔塞,能够打开孔塞向加湿筒中将湿膜打湿,空气过滤筒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气泵的出气端与空气过滤筒的进气端固定连接,能够通过活性炭将气泵泵入空气过滤筒内的气体过滤,空气过滤筒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有三通管一的一端,三通管一的另外两端分别与换热筒的进气端和加湿筒的进气端固定连接,换热筒的出气端和加湿筒的出气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三通管二的两端,能够将干净的气体输入换热筒和加湿筒内,输出凉爽湿润的气体,三通管二的另一端与三通管三的一端固定连接,衣服本体肩部的位置开设有两个对称的进气孔,背板上的气体通过进气孔进入衣服本体内,通过内胆上的通孔吹向人体,缓冲筒的出气端从衣服本体的背面延伸至正面并固定连接有三通管四的一端,三通管四的另一端通过氧气管固定连接有氧气面罩的进气端,为乘客提供氧气,使乘客在高铁内不至于缺氧,达到了为乘客提供恒温恒湿恒氧恒净避险应急环境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换热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空气过滤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加湿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衣服本体、2-内胆、3-通孔、4-背板、5-换热筒、6-压缩机、7-加湿筒、8-空气过滤筒、9-气泵、10-氧气瓶、11-缓冲筒、12-换热管、13-湿膜、14-进水孔、15-孔塞、16-活性炭、17-三通管一、18-手动气阀一、19-三通管二、20-手动气阀二、21-三通管三、22-进气孔、23-手动气阀三、24-三通管四、25-氧气管、26-氧气面罩、27-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沃海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沃海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66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