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段式隧道施工通风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9114.0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1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石磊;耿伟;尹龙;王栋;张文新;吴元金;赵希望;杨立新;赵军喜;罗占夫;李永生;苟红松;马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E21F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段式 隧道 施工 通风 控制 方法 | ||
1.一种三段式隧道施工通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阶段式通风控制实现隧道施工通风的自动化控制,其中,
第一阶段为全速运行阶段:在爆破结束后,风机进入全速运行阶段,即风机工作于最大运行频率,尽快将爆破产生的粉尘和有毒气体吹出人员集中的工作区域;
全速运行阶段由安装于防水板台架上的冲击波传感器激发;在冲击波传感器探测到爆破完成后,即在一定时间的延迟后,进入全速运行阶段;全速运行阶段一直持续到有害气体浓度峰值通过防水板台架为止;
第二阶段为自动调节阶段:当粉尘和有毒气体峰值越过防水板台架后,风机进入自动调节阶段,采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逐渐将风机运行频率调节至满足现场需风量的最低风速;
第三阶段为最低风速运行阶段,风机工作于最小运行频率,直至下一次爆破的到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式隧道施工通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调节阶段,采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建立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针对采集的传感器数据和现场通风工人得出的风机运行频率数值进行学习,得到现场环境参数的控制规律;所述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包括学习阶段和正常工作阶段:在学习阶段,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对样本输入和学习目标进行学习后,将学习得到的连接权值保存起来,用于计算;在工作阶段,现场实时采集的隧道施工环境参数经过预处理后输入学习好的模糊神经网络;模糊神经网络根据学习好的经验,计算得到相应的风机运行频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段式隧道施工通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模糊神经网络采用五个传感器通过modbus总线与无线端相连,建立传感器网络,每个传感器同时采集所在位置的CO浓度、NO2浓度、O2含量、温度和湿度,所有传感器的数据构成一个25行t列的矩阵S25×t;同时现场通风工人根据现场环境的实际情况,发出风机运行频率指令,并记录该频率值B1×t;采用PCA方法对矩阵S25×t进行预处理,得到降维矩阵矩阵与S25×t的关系如式(1)所示:
其中,n<<25;矩阵P为变换矩阵;
将矩阵作为模糊神经网络的学习输入,将频率值B1×t作为模糊神经网络的学习目标,对该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学习收敛网络模型;设传感器网络新采集一组数据位d25×1,则根据公式(1),可以计算得到
将输入模糊神经网络,即可得到相对应的风机运行频率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91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手机的图形用户界面
- 下一篇:用于手机的图形用户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