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镇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原位脱氮除碳一体化装置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47036.0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8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祥;吴杭航;王昊书;胡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传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傅朝栋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运站 混凝池 渗滤液 脱氮除碳系统 一体化装置 城镇垃圾 原位脱氮 上清液 废气处理系统 高效水解酸化 污染控制标准 抗冲击负荷 污泥压滤机 出水水质 达标处理 达标排放 泥水分离 生化出水 生化系统 生活垃圾 剩余污泥 同步脱氮 脱氮除磷 物化沉淀 物化污泥 压滤脱水 厌氧产沼 运行成本 初沉池 二沉池 固液气 能力强 碳效率 低C/N 多段 填埋 脱氮 微氧 厌氧 沼液 废气 停留 | ||
1.一种城镇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原位脱氮除碳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UASB(1)、初沉池(2)、反硝化池(3)、一级微氧池(4)、二级微氧池(5)、三级微氧池(6)、四级微氧池(7)、二沉池(8)、混凝池(9)、物化沉淀池(10)、清水池(11)、混凝药剂桶(12)、污泥压滤机和废气处理设施(14);转运站渗滤液原水依次UASB(1)、初沉池(2)、反硝化池(3)、一级微氧池(4)、二级微氧池(5)、三级微氧池(6)、四级微氧池(7)、二沉池(8)、混凝池(9)、物化沉淀池(10)和清水池(11)相连;UASB(1)顶部设有上清液回流管,回流管另一端通过水泵连接UASB(1)底部;初沉池(2)底部设有污泥回流管,回流管另一端通过水泵连接UASB(1);四级微氧池(7)底部设有混合液回流管,混合液回流管另一端通过水泵连接一级微氧池(4);二沉池(8)底部设有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另一端通过水泵连接反硝化池(3);初沉池(2)、二沉池(8)、物化沉淀池(10)和清水池(11)底部均设有污泥排放管,污泥排放管另一端通过水泵连接污泥压滤机;UASB(1)、初沉池(2)、反硝化池(3)、一级微氧池(4)、二级微氧池(5)、三级微氧池(6)、四级微氧池(7)、二沉池(8)、混凝池(9)、物化沉淀池(10)和清水池(11)顶部均设有废气收集管道与废气处理设施(14)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原位脱氮除碳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ASB(1)顶部中心位置设有出气口(15),上部设有两个三相分离器(16),中部设有圆形弹性填料(17)、透明圆形观察孔(18)和水浴加热装置(19),底部设有布水装置(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原位脱氮除碳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硝化池(3)中部设有圆形弹性填料(17)和pH探头;所述的一级微氧池(4)、二级微氧池(5)、三级微氧池(6)、四级微氧池(7)均设有微孔曝气盘(21)和pH探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原位脱氮除碳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沉池(8)、物化沉淀池(10)和清水池(11)上部设有污泥截滤网(2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原位脱氮除碳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气处理设施(14)内部设有多介质催化氧化填料(23),上部设有喷淋装置(24),底部设有布气盘(25)。
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城镇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原位脱氮除碳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转运站渗滤液首先进入UASB(1)进行水解酸化和厌氧产沼,USAB(1)顶部上清液回流UASB(1)底部;
2) 经步骤1)处理后的低C/N厌氧沼液流经初沉池(2),初沉池(2)底部污泥定时泵入UASB(1)系统以补充流失的污泥,以保证UASB的脱氮微生物活性,维持平均COD去除负荷在5kg/m3·d以上;经过初步沉淀后上清液依次流经反硝化池(3)、一级微氧池(4)、二级微氧池(5)、三级微氧池(6)、四级微氧池(7);同时,四级微氧池(7)的混合液回流至一级微氧池(4);通过在线溶氧仪控制反硝化池(3)、一级微氧池(4)、二级微氧池(5)、三级微氧池(6)和四级微氧池(7)的溶解氧浓度为0 mg/L,使得其在曝气阶段的供氧量与耗氧量达到平衡状态;四级微氧池(7)出水进入二沉池(8)泥水分离,二沉池(8)底部部分污泥回流至反硝化池(3),剩余污泥定期排放;
3)步骤2)中二沉池(8)泥水分离后的上清液排入混凝池(9),往混凝池(9)内加入混凝剂,通过曝气方式与废水混合均匀进行深度控碳脱氮除磷,再经物化沉淀池(10)进行泥水分离,物化沉淀池(10)底部污泥定期排放;
4)步骤3)物化沉淀池(10)中上清液进入清水池(11),停留一定时间后,出水达标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传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传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70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