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热收缩测试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5532.2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5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秦银银;陈日生;陈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16 | 分类号: | G01N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隔膜 收缩 测试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热收缩测试装置,包括:支架台(1)、测试台(2)、固定夹具(3)、活动夹具(4)、滑块(5)、滑杆(6)、配重砝码(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台(1)放置在工作台上,支架台(1)为T形台,支架台(1)底部为水平台,支架台(1)顶部为支撑柱,所述的测试台(2)下端的中心位置固接在支架台(2)支撑柱的顶端,所述的固定夹具(3)设置在测试台(2)后侧的下端面,所述的滑块(5)通过连接杆固接在支架台(1)支撑柱的前部,所述的滑块(5)滑动连接在滑杆(6)上,且滑块(5)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挂钩,所述的活动夹具(4)设置在滑块(5)上,所述的配重砝码(7)通过挂钩与滑块(5)下端连接;所述的固定夹具(3)由底板(11)、压板(12)、固定螺栓(13)、固定螺母(14)组成,所述的底板(11)上端面固接在测试台(2)后侧的下端面,所述的固定螺栓(13)数量为多个,固定螺栓(13)顶端固接在底板(11)上,所述的压板(12)上开有通孔,通孔位置与固定螺栓(13)相匹配,压板(12)套在固定螺栓(13)上,所述的固定螺母(14)通过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栓(13)上,且压板(12)位于固定螺母(14)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热收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台(2)为光滑平台,且测试台(2)两侧固定有标度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热收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1)上均匀设置有固定螺纹,所述的压板(12)上端固接有弹性塑料垫片(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热收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夹具(4)由滑柱(21)、限位块(22)、弹簧(23)、固定片(24)组成,所述的滑柱(21)焊接在滑块(5)侧面,所述的限位块(22)固接在滑柱(21)顶端,所述的固定片(24)上开有通孔,通孔与滑柱(21)相匹配,所述的弹簧(23)套在滑柱(21)上,且弹簧(23)两端分别与限位块(22)、固定片(24)连接,弹簧(23)处于压缩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热收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片(24)内侧均匀设置有圆柱形的固定凸点(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热收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隔膜热收缩测试装置的所有零部件都用不锈钢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热收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砝码(7)重量0.1-1k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热收缩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台(2)规格为:50mm≤宽度≤150mm;200mm≤长度≤300mm。
9.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热收缩测试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隔膜热收缩测试装置为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锂离子电池隔膜热收缩测试装置,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裁取一定规格的隔膜;第二步,在隔膜中间位置画出标距线;第三步,将隔膜的一端夹持在测试装置的固定夹具上;第四步,将夹持好的隔膜,平整的绕过测试台,另一端夹持在活动夹具上;第五步,将一定重量的砝码,挂在活动夹具上,待整个装置稳定后,将活动夹具固定;第六步,将整个测试装置置于烘箱中,120℃烘烤1h;第七步,取出测试装置,取下隔膜,量取标距线之间的距离L1;第八步,重复测试5次,取测试结果的平均值;第九步,计算热收缩率,热收缩率=(200-L1)/20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55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材料分散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截图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