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去除废水中磷的颗粒吸附剂及制备和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4981.5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9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耿雅妮;张军;巨龙;黄开钊;赵静;吴晓莉;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12 | 分类号: | B01J20/12;B01J20/30;C02F1/28;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曹宇飞 |
地址: | 721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去除 水中 颗粒 吸附剂 制备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弃物资源化二次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效去除废水中磷的颗粒吸附剂及制备和应用方法,该高效去除废水中磷的颗粒吸附剂是由铝污泥、粉煤灰、膨润土以及剩余污泥按质量比是(4—10):(0.5—4):(0.5—4):(1—5)的比例制备而成。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效去除废水中磷的颗粒吸附剂是由铝污泥、粉煤灰、膨润土和剩余污泥按一定配比进行制备,能够高效的去除水体中的磷元素,从而消除水体富营养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有效提高除磷效率、可进一步降低水体富营养化以及成本低廉的高效去除废水中磷的颗粒吸附剂及制备和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弃物资源化二次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热改性铝污泥颗粒吸附剂(Thermal Modified Aluminium Sludge简称:TMAS)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去除废水中磷的颗粒吸附剂及制备和应用方法,该高效去除废水中磷的颗粒吸附剂是由铝污泥、粉煤灰、膨润土和剩余污泥按一定配比进行制备,能够高效的去除水体中的磷元素,从而消除水体富营养化。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中磷含量增多,磷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通常当水体中的总磷浓度超过0.02mg/L,则该水体处于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而如果水体中总磷浓度超过0.05mg/L,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则可以引起藻类和某些水生植物的过度生长,从而使淡水发生水华,使海洋发生赤潮,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目前,除磷的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法、化学法以及物理吸附法等方式。但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去除效果不太理想,费用过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铝污泥材料在研究中往往是以粉末的形式存在,但粉末材料在水处理过程中往往难以分离,难以回收利用,且容易造成设备的阻塞。
有研究表明,脱水铝污泥对水中的磷具有一定的吸附去除能力,而且铝污泥处理含磷污水的方法越来越普遍,在实际应用中去除效果并不理想且易受各种因素制约。本发明不仅制备一种颗粒铝污泥,其除磷效率高,颗粒不易堵塞,成本低廉,而且使铝污泥得到了资源化利用,可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有效提高除磷效率、可进一步降低水体富营养化以及成本低廉的高效去除废水中磷的颗粒吸附剂及制备和应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去除废水中磷的颗粒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去除废水中磷的颗粒吸附剂是由铝污泥、粉煤灰、膨润土以及剩余污泥按质量比是(4—10):(0.5—4):(0.5—4):(1—5)的比例制备而成。
上述高效去除废水中磷的颗粒吸附剂是由铝污泥、粉煤灰、膨润土以及剩余污泥按质量比是(4—8):(0.6—3):(1—3):(2—4)的比例制备而成。
上述高效去除废水中磷的颗粒吸附剂是由铝污泥、粉煤灰、膨润土以及剩余污泥按质量比是(6—8):(1—2):(1—2):(2—4)的比例制备而成。铝污泥有吸附除磷性能,粉煤灰作为颗粒增强剂,膨润土作为粘结剂,剩余污泥作为发泡剂。
一种用于制备如上所述的高效去除废水中磷的颗粒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从净水厂取得的铝污泥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烘干,利用研磨机研磨成粉末并过100目筛,得到粉末状的铝污泥原料,所述粉末状的铝污泥原料的粒径<0.15mm;所述粉末状的粉煤灰、膨润土以及剩余污泥的粒径均<0.15mm;所述剩余污泥是城市生活污水厂活性污泥系统中从二次沉淀池排出系统外的活性污泥;
2)将步骤1)得到的粉末状的铝污泥原料在90℃—110℃条件下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文理学院,未经宝鸡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4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