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清miRNA‑4463作为肝细胞癌的诊断标志物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44244.5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0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左建宏;文美玲;胡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晖,梁娇旸 |
地址: | 42100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清 mirna 4463 作为 肝细胞 诊断 标志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清microRNA(miRNA-4463)作为肝细胞癌的诊断标志物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
背景技术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高居癌症相关死亡肿瘤的世界第三位。具有恶性程度高、转移率高、复发率高及生存率低的流行病学特点。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成为威胁人类公共卫生的巨大挑战。由于肝癌的早期临床表现隐匿和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大部分患者诊断时都为晚期肝癌,常伴有远处转移或肝内转移,其预后差,生存期短。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甲胎蛋白(AFP)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诊断肝癌的肿瘤标志物,但是AFP仍存在诊断误区,例如部分肝癌患者的AFP呈阴性或轻度升高。并且在其他肝脏疾病例如肝炎、肝硬化中,AFP同样也会升高。
血清循环microRNA是一类单链,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研究表明miRNAs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复发及转移。miRNA的表达紊乱是导致包括肝癌在内的一系列肿瘤形成的重要因素。miRNAs更早、更稳定的在体液或组织中表达,即使经过高温、极酸或极碱性条件下,血浆中miRNAs的含量变化不大,甚至是经过多次冻融循环,其同样能保持相对稳定。同时血清microRNA的检测方法具有无创性、非侵入性,不会增加患者的身体以及经济负担。
大量研究证实miRNAs对于包括肝癌在内的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增殖及转移等多个生物学过程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目前关于肝癌血清中循环microRNA的大量研究,也证明了其对于肝癌的诊断、转移以及预后的关系。
综上,血清microRNA是一种理想的肝癌诊断标志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血清microRNA作为肝癌诊断标志物及预后判断的新方法。
本发明利用microRNA表达谱芯片技术,分别比较肝癌患者和正常人血清microRNA表达谱,筛选得到了表达水平具有明显差异的关键microRNA。在此基础上,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分别检测肝癌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关键microRNA的表达水平,随后采用SPSS 18.0软件(IBM,Chicago,IL)分析发现:肝癌患者血清中miRNA-446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而且对于低甲胎蛋白型肝癌(AFP<400ug/l),其miRNA-4463表达水平较正常人也明显升高。因此,miRNA-4463可以作为肝细胞癌的诊断标志物。同时对于低AFP的患者,检测miRNA-4463的表达水平,对于诊断肝癌具有更大的指导价值。
具体而言,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miRNA-4463作为肝细胞癌的诊断标志物或在制备肝癌诊断试剂中的用途,所述miRNA-4463的碱基序列为GAGACUGGGGUGGGGCC。
2.一种检测血清样本中miRNA-4463的表达水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取血清样本,提取RNA;
B、以提取的RNA为模板,进行cDNA的合成;
C、使用特异性引物QIAGEN 218300-MS00044996、miR-39引物QIAGEN218300-MS00019789和上述cDNA,进行RT-PCR反应,获得待测血清标本中microRNA-4463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D、根据公式(ΔCT=CT miR-miRNA-4463–CT reference),根据得到的CT值减去内参的CT值,得到该被检测者miRNA-4463的表达水平,
其中CT miR-miRNA-4463是指肝癌患者血清标本中microRNA-4463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CT reference是指内参miR-39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42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