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草菇产量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43175.6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8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易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凤台县兰韵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A01G1/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2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草菇 产量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草菇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草菇产量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兼具营养和药用价值。其味道鲜美,具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低脂肪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量巨大。草菇又名稻草菇、秆菇、美味草菇、麻菇等,是一种珍贵的食用真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多种活性成分、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及多糖和核酸等,还具有高活性的大分子物质,而且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在抗肿瘤、抗病毒和降血糖以及降血压等方面均有辅助疗效。食用菌一般都是依靠分解培养基中的粗纤维、粗蛋白生长的,分解基质主要依靠其分泌的酶类,如纤维素酶、半纤维酶、木质素酶等。胞外酶是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其分泌量有限,故基质的利用率受到一定限制,制约了产量的提高,当前,利用生物酶转化生物物质以生产酒精或其他化工产品已取得长足进步,而添加外源酶类以促进基物降解从而提高食用菌对其基物的利用率,目前还缺少相应的应用研究。目前草菇的产量较低,而栽培成本不断上涨,经济效益难以提高。
辛宇在《两种食用菌栽培基质中酶制剂的施用效果研究》一文中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投入一定量的外源酶促进其对基质的分解,提高基质的利用率,以期达到提高产量或缩短生长周期的目的。作者选取草菇和杏鲍菇为试验材料,将不同浓度的酶制剂分别加入到草菇栽培料(一次发酵前和一次发酵后)和杏鲍菇的栽培料中,结果表明,在一次发酵前添加0.5%酸性纤维素酶、0.5%中性纤维素酶和0.25%半纤维素酶的酶制剂,其菌丝及原基的性状指标、菌丝生长速度、菇蕾大小及生物学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最优,有助于草菇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保证,提高了经济效益。由上述期刊中可以看出在栽培料中添加外源酶制剂对草菇的质量有所提高,但是液态酶效价低、用量大,成本较高,加上精致困难,保存期短,且回收困难,不适宜用于大规模草菇种植使用,所以必须选择合适的载体将酶制剂固定在其上,提高酶的利用率,同时减少外源性物质对草菇的污染,实现酶的回收和重复利用,达到连续化操作、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提高草菇产量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草菇产量的栽培方法,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甘蔗渣40-50、棉籽壳10-20、麸皮4-5、牛粪3-3.5、碳酸钙0.5-0.7、过磷酸钙0.5-0.6、石膏1.5-2、纳米氧化石墨片3-5、氯化铁14-16、醋酸钠28-30、酸性纤维素酶0.4-0.6、中性纤维素酶0.4-0.6、半纤维素酶0.2-0.4、石灰水适量、三(羟甲基)氨基甲烷适量、盐酸适量、多巴胺适量、无水乙醇适量、蒸馏水适量。
所述一种提高草菇产量的栽培方法,由下列具体步骤制成:
(1)将纳米氧化石墨片按照固液比0.1:30分散于乙二醇中,快速搅拌下于500W下超声处理1-1.5h,然后加入氯化铁和醋酸钠使之完全溶解,然后将混合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套管中,在高压釜中200℃条件下反应8h,反应结束后,坑却至室温,利用磁分离的方法对产物进行分离,然后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进行多次洗涤,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40℃下干燥至恒重;
(2)将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加到盐酸溶液中制成10mmol/L的浓度,pH调节成8-8.5,按照体积质量比ml:mg2:5加入步骤(1)制备的产物,超声分散30-45min,然后加入2mg/ml的多巴胺盐酸溶液,于常温下搅拌3-4h,反应完成后,对产品进行磁分离,用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在真空干燥箱中于40℃下干燥7-8h;
(3)将酸性纤维素酶、中性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分别用蒸馏水稀释成质量浓度为0.5%、0.5%和0.25%的溶液,将步骤(2)制备的产物分别加到酶制剂溶液中,在30℃转速为120rpm的摇床内反应4-5h,反应结束后用永久磁铁分离,用蒸馏水洗涤多次后室温自然干燥备用;
(4)将甘蔗渣和棉籽壳粉碎成60目大小,牛粪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湿润堆1天,在300高斯以上的磁场下,将甘蔗渣和棉籽壳的混合物加入蒸馏水预湿,挤干水分后浸泡于3%的石灰水中24h,沥干后加入步骤(3)制备的产物用薄膜覆盖,自然堆沤发酵2天,控制培养料含水量为65-68%,然后和麸皮、牛粪、碳酸钙、过磷酸钙和石膏拌匀后搬上床架,培养料的厚度为10-12cm,盖上薄膜,待料温升至70℃时,经10-12h后翻堆进行巴氏消毒,翻堆后料温再次达到65℃时再经10h后播种,此时控制培养料的含水量在70-75%之间,pH值为7.5-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凤台县兰韵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未经凤台县兰韵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31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檀香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出菇率高的食用菌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