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型涤纶纤维与木浆纤维复合水刺湿巾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1070.7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6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邱长利;张丽霞;靳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缔荣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382 | 分类号: | D04H1/4382;D04H1/26;D04H1/435;D04H1/72;D04H1/49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君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型 涤纶 纤维 木浆 复合 水刺湿巾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木浆湿巾布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异型涤纶纤维与木浆纤维复合水刺湿巾布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涤纶纤维25wt%、中空涤纶纤维25wt%和木浆纤维50wt%通过水刺法制备而成;或者采用中空涤纶纤维50wt%和木浆纤维50wt%通过水刺法制备而成。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湿法造纸工艺与梳理成网水刺工艺融合在一条生产线上,产品以复合布为主,制备出的产品的突出特点是:吸水性好、抗静电、成网均匀、不含黏合剂,且屏菌、柔软、透气;此外木浆层、涤纶纤维层在线形成,中空涤纶纤维、涤纶纤维与木浆纤维的比例可灵活地调整,从而能灵活调整产品的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浆湿巾布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异型涤纶纤维与木浆纤维复合水刺湿巾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非织造布加工技术中,水刺法是通过高压水流对纤网进行连续喷射,在水力作用下使纤网中纤维运动、位移而重新排列和相互缠结,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获得一定的物理机械性能。水刺非织造材料具有强度高、手感柔软、悬垂性好、无化学粘合剂以及透气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水刺复合技术是以微细高压水流为手段,通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的穿透,使纤维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界面相互缠结而形成一个功能性整体的非织造材料生产技术,由于多种技术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使水刺复合产品的性能和功能更加丰富,大大拓宽了水刺产品的应用领域。
水刺复合技术有多种复合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使复合后的材料的某些性能或某些功能得到改善或提高,使复合后的材料既具备基体材料的性能,又具有复合层材料的某些性能或功能,从而扩大了复合材料的应用。
木浆纤维吸湿性能优良,价格低廉,与涤纶纤维复合之后,使得复合材料的强度、吸水性、柔软性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广泛用于防护服、手术服等方面的。
但是传统木浆涤纶与水刺布复合后,在厚度方面达不到要求,在应用时往往会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使用部分或全部替代中空涤纶代替原有涤纶、改变木浆纤维百分比等方式,来增厚木浆水刺布,并能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吸水性、柔软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异型涤纶纤维与木浆纤维复合水刺湿巾布,其特征在于,采用涤纶纤维25wt%、中空涤纶纤维25wt%和木浆纤维50wt%通过水刺法制备而成;或者采用中空涤纶纤维50wt%和木浆纤维50wt%通过水刺法制备而成。
一种异型涤纶纤维与木浆纤维复合水刺湿巾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制备步骤:
(1)原料准备:采用称量机称取涤纶纤维25wt%、中空涤纶纤维25wt%;或者称取中空涤纶纤维50wt%和木浆纤维50wt%;
(2)原料初步开松混合:将原料投入混棉窗子开棉机进行初步开松混合,混合纤维的重量规格如下:中空涤纶纤维1.67D*38MM,111.5kg;涤纶纤维1.5D*38MM,110KG;
(3)混合:采用混棉机对初步开松后的原料进行进一步的均匀混合;
(4)精开松:采用开棉机对均匀混合后的原料进行精开松;
(5)喂料调整:将精开松后的原料依次经末道棉箱、气压棉箱喂入梳理机;
(6)梳理成网:梳理机将精开松后的原料梳理成纤维网,其中梳理机的主锡林速度900-1100m/min,工作辊100-119.7m/min,剥离辊100-119.7m/min;
(7)第一次水刺加固:所述纤维网进入水刺机进行第一次水刺法操作,纤维网上方冲下的水针将纤维网的上表面纤维穿透到底部,水针在底网上的反弹作用使纤维网的下表面纤维与上表面纤维相互缠绕打结,使纤维网加固形成基布;
(8)造纸法涂木浆粕:通过湿法造纸机将木浆纤维形成木浆粕并均匀铺于所述基布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缔荣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缔荣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10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脯氨酸螺旋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尿液分离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