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头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0950.2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2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发;陈钧;樊晓;周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13/502;H01R24/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头 连接器 组件 | ||
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对接头及线缆,所述对接头包括绝缘本体及端子模组,所述绝缘本体包括配合面、与配合面相对设置的安装面、自配合面向内延伸的配合槽、及自安装面向内延伸并与配合槽连通的安装槽,所述配合槽包括第一端子槽及第二端子槽,所述端子模组自安装槽安装进入绝缘本体,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第一及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包括若干第一端子及固持第一端子的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二端子模组包括若干第二端子及固持第二端子的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一及第二绝缘体上均设有相同的配合结构,所述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之间可通过所述配合结构干涉配合组合成一个整体后安装到所述绝缘本体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结构。
【背景技术】
2015年10月8日公告的美国专利公开第US2015288104号揭示了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包括对接件、与对接件电性连接的线缆、及设置在对接件与线缆外侧的外壳体。所述对接件包括绝缘本体及一对安装在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模组。所述一对端子模组分别插入安装到绝缘本体内。因此,所述一对端子模组单独组装,需要分别对齐及安装,增加了组装工序,从而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是以,需要一种改进的插头连接器组件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所述端子模组组装简单,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对接头及与对接头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对接头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模组,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设置在前端的配合面、与配合面相对设置的安装面、自配合面向内延伸的配合槽、及自安装面向内延伸并与配合槽连通的安装槽,所述配合槽包括设置在绝缘本体一侧的第一端子槽及设置在绝缘本体另一侧的第二端子槽,所述端子模组自安装槽安装进入绝缘本体,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端子模组及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包括若干横向间隔排列的第一端子及固持第一端子的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二端子模组包括若干横向间隔排列的第二端子及固持第二端子的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一及第二绝缘体上均设有相同的配合结构,所述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之间可通过所述配合结构干涉配合组合成一个整体后安装到所述绝缘本体内。
具体实施结构如下:
所述配合结构包括安装柱及安装孔,第一绝缘体上的安装柱与第二绝缘体上的安装孔干涉配合,第一绝缘体上的安装孔与第二绝缘本体上的安装柱干涉配合。
所述安装柱与安装孔连接在一起。
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自安装面向后延伸的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上设有若干槽,所述第一及第二绝缘体上均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安装片上的槽干涉配合将端子模组与绝缘本体固定在一起。
所述安装片上的槽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组装在一起后,所述第一及第二绝缘体的凸块排列成一排。
所述第一端子模组与第二端子模组完全相同。
所述对接头包括包覆在绝缘本体外侧的金属壳体。
进一步包括安装在对接头及线缆上的外壳体。
进一步包括安装在绝缘本体上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锁扣件。
所述外壳体上设有可控制锁扣件的操作部,操作所述操作部可让所述锁扣件与对接连接器解除锁扣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组件的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之间可通过所述配合结构干涉配合组合成一个整体后安装到所述绝缘本体内,从而,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可以一次对齐安装到绝缘本体内,使得组装工序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09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