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孔径的SAR虚假目标干扰抑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40047.6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博;黄磊;张亮;廖斌;何春龙;张沛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G01S13/9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孔径 sar 虚假 目标 干扰 抑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孔径的SAR虚假目标干扰抑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的混合数据生成数据矩阵及参考信号;数据矩阵与参考信号进行成像处理,生成方位一维像,根据方位一维像生成待估计的目标点位置集合;根据预设的动态孔径窗及目标点位置集合生成动态观测矩阵;利用构造的观测表征矩阵和动态观测矩阵进行最小化求解,得到分离的真实目标点向量对应的真实方位一维像和虚假目标点向量对应的虚假方位一维像;重复上述过程,得到重构后的真实目标二维图像与虚假目标二维图像。本发明在不提高现有雷达系统复杂度的前提下,通过构建欺骗干扰分离问题的目标函数并进行优化求解,有效抑制了虚假目标的干扰,降低了系统升级的高昂开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动态孔径的SAR虚假目标干扰抑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SAR欺骗干扰机根据预先设计好的虚假场景对截获的SAR信号进行延时与相位调制,比传统的压制干扰所需的功率更低,且危害更大。SAR即英语“Synthetic ApertureRadar”的缩写,意为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机在真实场景中产生逼真的虚假目标,从而扰乱SAR的信息获取与决策。因此针对SAR欺骗干扰的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也相应地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使得SAR欺骗干扰机能够在多种复杂的工作模式下更加逼真、更加高效地产生更多的虚假目标,从而增加了欺骗干扰的威胁性。因此,为了提升SAR系统的目标辨识能力,需要研究相应的虚假目标抑制方法对真实场景进行重构。
Zhao Shanshan等在文献“Discrimination of Deception Targets inMultistatic Radar Based on Clustering Analysis”(IEEE Sensors Journal,Vol.16,No.8,Apr.2016:2500-2508)中基于多基雷达的系统架构,在幅度比例特征空间内利用分层归类分析的方法,对欺骗干扰目标与真实目标的散布特性进行分析,并通过最优化分类数与设计不同类别最小代价的方法来实现虚假目标与真实目标的分类。该方法虽然能够在一个脉冲重复间隔内完成,但需要多基雷达系统作为支撑,系统复杂度与成本较高。
Xiong Wei等在文献“Trilinear decomposition-based spatial-polarisational filter method for deception jamming suppression of radar”(IETRadar,Sonar& Navigation,Vol.10,No.4,Mar.2016:765-773)利用三线性分解模型获得目标和干扰机的成对二维到达方向与极化参数的联合估计,并基于此构造空间极化斜投影滤波器将混合数据投影到目标的各次线性空间以抑制干扰。该方法虽然能够有效抑制欺骗干扰,但系统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因此现有技术中的SAR在重建过程中,由于欺骗干扰结果抑制效果差,从而导致真实目标成像结果差,真实场景重构效果差,从而影响雷达的信息获取与决策,对后期信息获取带来不便。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动态孔径的SAR 虚假目标干扰抑制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SAR在重建过程中,由于欺骗干扰结果抑制效果差,从而导致真实目标成像结果差,真实场景重构效果差,从而影响雷达的信息获取与决策,对后期信息获取带来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动态孔径的SAR虚假目标干扰抑制方法,其中,方法包括步骤:
A、获取真实SAR场景回波与欺骗干扰的混合数据,对混合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后生成成像场景的数据矩阵,根据SAR系统参数生成去调频的参考信号;
B、数据矩阵中的一个距离单元与参考信号逐点相乘后生成去调频的信号,对去调频的信号进行成像处理,生成方位一维像,根据方位一维像的局部峰值位置,生成待估计的目标点位置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00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盘(直挂云帆济沧海)
- 下一篇:带滑动式盖子的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