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笔笔头、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6207.X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8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方昕;闫策;张欢;方健;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赫拉迪克(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3K1/12 | 分类号: | B43K1/12 |
代理公司: | 35247 厦门荔信航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婕 |
地址: | 361012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头 笔毛 笔画 毛笔笔头 运笔轨迹 脱脂 制备 合成纤维 吸湿性 书写 笔画轮廓 动物毛发 工艺简化 供应原料 绘画过程 教学演示 浓淡差异 亲疏水性 人造纤维 植物纤维 鉴赏性 美观性 吸墨量 临摹 毛笔 三维 练习 应用 作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毛笔笔头、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毛笔笔头含有亲疏水性或吸湿性有足够差异的至少两种笔毛材料,其中一种拒墨能力较好。所述笔头在书写过程中,利用不同笔毛材料的吸墨量的差异,使笔画沿运笔轨迹呈现笔画轮廓及笔画内部的浓淡差异。本发明的笔头及毛笔,能够显示书写或绘画过程中的运笔轨迹,便于教学演示及临摹练习,还可以使笔画展现三维或者层次更丰富的作品,增强趣味性、美观性及鉴赏性。笔头的制备可广泛地采用未脱脂或不完全脱脂的动物毛发或植物纤维、以及现有的人造纤维或合成纤维作为笔毛原料,原料易得,方法简便,工艺简化,操作方便,且适宜大规模供应原料,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书法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毛笔笔头、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导致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2011年教育部提出教基二〔2011〕4号文件《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并继2013年印发教基二[2013]1号文件《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之后,正式将书法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并在教体艺〔2015〕5号文件中正式确认中小学生书法特长加10分。
学习书法必须要通过临摹,临摹是学习书法唯一正确的道路,并且贯穿于书法学习的全过程。如何正确评价临摹效果对于学好书法非常关键。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要想写好字,首先就要写好笔画。汉字的基本笔画共有四十余个,可分为点(斜点、竖点、左点、撇点、提点)、线(长横、短横、左尖横、悬针竖、垂露竖、短竖、长斜撇、短斜撇、短平撇、竖弯撇、竖撇、斜捺、平捺、反捺、提)、折(横折、竖折、撇折)、钩(横钩、竖提、竖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及复合笔画等。
运笔是书法的根基,是书法的重中之重。一个笔画的完成,需要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大到横竖撇捺,小到一个点都是有这个动作过程的。
从书法的角度来说,用笔贵在用锋。毛笔锋毫的近尖处有一段透明或发青的部分,这就是笔锋。用锋,或正用、侧用、逆用、顺用、重用、轻用、实用、虚用……全仗笔尖锋芒指使。按照笔锋的运行轨迹可划分为11种:中锋、逆锋、回锋、转锋、折锋、藏锋、露锋、顺锋、侧锋、偏锋、铺毫。用锋,即要把握好笔锋在笔画线条运行中所处的位置(如图1)。
对于有书法经验的人,可以利用经验判断出笔锋位置,进而在练习中进行调整,达到理想的临摹或创作效果。而对于初学者,书法临摹贴上的临摹图像为实心汉字,现有毛笔临摹写出来的字墨色分布近乎均匀,初学者会因为经验不足无法判断笔锋在行走过程中的内在运行轨迹,无法准确判断其临摹效果,需要有经验的人在旁指点、纠正,这就大大限制了练习时间和练习效率,也使毛笔书法练习非常枯燥。如何提供方便临摹者判断其临摹效果,并大大提高毛笔书法练习的趣味性,已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CN101236704A(公开日2008年8月6日)公开了一种毛笔书法临摹贴以及毛笔书法临摹方法,该文献将临摹图像的轮廓线设置为双勾轮廓线,该方法提高了临摹的趣味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判断临摹效果。但是这种临摹方法仍无法用于判断笔锋的内在运行轨迹,因而对于准确、专业地判断进而自行调整、改善临摹效果帮助不大。专利文献CN102991262A(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通过浓淡墨水的配合使用,可达到不同浓淡色调的书法效果,但是主要是实现增加作品的欣赏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并不能准确把握笔锋运行轨迹。专利文献CN2616387Y(公告日2004年5月19日)通过同时点蘸两种或以上颜料,可实现彩色书写效果,同样不能准确显示笔锋运行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赫拉迪克(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赫拉迪克(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62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烷烃异构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沥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