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双变压器串联的线路交流融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5337.1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6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邓元实;曹军;吴驰;范松海;甘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16 | 分类号: | H02G7/16;H02G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变压器 串联 线路 交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采用双变压器串联的线路交流融冰方法,解决了现有的交流融冰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的问题。本发明原线路包括直接连接的出线站内变压器和待融冰线路,此时Imax为待融冰线路的最大耐受电流,Imin为待融冰线路的临界融冰电流,I1为工作时的实际融冰电流,其特征在于,当待融冰线路的参数不匹配出线站内变压器导致I1大于Imax时,在出线站内变压器与待融冰线路之间串联一个调节变压器,此时待融冰线路接收到的实际融冰电流为I2,待融冰线路中的实际融冰电流I2应大于Imin,且实际融冰电流I2小于Imax。本发明能实现35kV/10kV线路交流融冰阻抗匹配,提升35kV/10kV线路交流融冰适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配网线路抗冰融冰领域,具体涉及采用双变压器串联的线路交流融冰方法。
背景技术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寒冰雪天气已成为严重威胁和影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导线覆冰易造成输电线路出现导、地线断股,分裂导线扭绞、间隔棒变形、断裂、弧垂对地距离不足跳闸、脱冰舞动跳闸等异常运行工况,部分受微地形、微气象影响严重的局部线路区段甚至出现断线、倒塔等危急情况,造成线路强迫停运,给电网安全运行造成重大影响。
目前,35kV/10kV线路覆冰时,一般采用交流融冰作业或人工登塔敲冰方法除冰。交流融冰是将线路末端三相短接,利用短路电流产生的焦耳热融化覆冰,该方法可全线融冰,融冰安全且效率较高。但是,不是所有线路都能适用于交流融冰方法。对于某些无法采用交流融冰方法实现融冰操作,只能采用效率低且有一定风险性的人工登塔敲冰方式除冰。因此,现有的交流融冰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交流融冰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降低融冰电压,实现电压与融冰阻抗相匹配,提升线路交流融冰适用率的采用双变压器串联的线路交流融冰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采用双变压器串联的线路交流融冰方法,原线路包括直接连接的出线站内变压器和待融冰线路,此时Imax为待融冰线路的最大耐受电流,Imin为待融冰线路的临界融冰电流,I1为工作时的实际融冰电流。
本发明中待融冰线路的总阻抗为R+jX,上述总阻抗的表达方式为本行业常规的表达方式,其中,R表示为待融冰线路的电阻值,X表示为待融冰线路的电抗值;串联调节变压器前,待融冰线路中的实际输出电压为V1;通过的公式计算出I1的值。
当采用上述公式计算出的I1的值大于Imax时,在出线站内变压器与待融冰线路之间串联一个调节变压器,此时串联调节变压器后的待融冰线路中的融冰电流为I2,串联调节变压器后待融冰线路的实际输出电压为V2,调节变压器的二次短路阻抗为r。
通过融冰电流I2的计算公式计算出I2的值,此时,串联增加的调节变压器串入后应满足:线路中的融冰电流I2大于Imin,且融冰电流I2小于Imax。
现有技术中,由于有些待融冰线路的参数与出线站内变压器不匹配,如35kV/10kV的线路导线,即线路阻抗等参数与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匹配,且又由于出线站内变压器无法更换,要通过交流融冰方法实现融冰操作,只能通过更换融冰线路使阻抗等参数与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相匹配,进而才能达到融冰的效果,但由于更换线路存在施工困难且投入成本较大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不采用更换电缆的方式达到除冰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53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自发热除冰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力设备用冰雪清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