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旁通道阀式磁流变液悬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8365.0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02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钱立军;白先旭;陈朋;杨森;沈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阀式磁 流变 悬置 | ||
1.一种内旁通道阀式磁流变液悬置,其特征是:
设置实现阻尼控制的磁流变液单元,是由外缸体(4)在上下两端一一对应设置上端盖(6)和下端盖(15)形成密闭的、体积恒定的液压腔,在所述液压腔内充满磁流变液;在所述外缸体(4)内同心设置内缸筒(20),在所述外缸体(4)的内侧壁与内缸筒(20)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环形流道;在所述内缸筒(20)的顶部端面与上端盖(6)之间沿圆周间隔设置多个上隔离块(7),在所述内缸筒(20)的底部端面与下端盖(15)之间沿圆周间隔设置多个下隔离块(17),使所述内缸筒(20)在液压腔内获得定位支撑;在相邻的上隔离块(7)之间,以及在相邻的下隔离块(17)之间,分别形成有端面流道,内缸筒(20)的内腔通过端面流道与环形流道相通;在所述内缸筒(20)的外侧筒壁上设置环形凹槽,励磁线圈(18)嵌装在所述环形凹槽中,由所述励磁线圈(18)产生的磁场经外缸体(4)、内缸筒(20)以及环形流道形成闭合的磁路,使得环形流道中的磁流变液工作在流动模式下;
设置承受静载荷的橡胶单元,其橡胶主簧(27)处在液压腔的外部,由主簧螺栓(26)固定设置在外缸体的顶端;
设置由活塞杆(2)和活塞(8)构成的活塞机构,活塞杆(2)的顶端通过上基座(1)支撑在橡胶主簧(27)上,活塞杆(2)贯穿上端盖(6)、内缸筒(20)以及下端盖(15),活塞杆(2)的底端与下基座(13)间隙配合;活塞(8)以内缸筒(20)的内腔为活塞腔,活塞(8)在内缸筒(20)中的轴向移动带动液压腔中磁流变液在环形流道和内缸筒(20)的内腔之间形成流动,实现活塞机构与磁流变液单元之间的并行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旁通道阀式磁流变液悬置,其特征是:设置所述活塞杆(2)为直杆,使液压腔的体积在工作过程中保持为恒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旁通道阀式磁流变液悬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活塞(8)的外圆周面上固定设置一层可弹性变形的块状硫化橡胶垫(19),利用所述硫化橡胶垫(19),使得活塞(8)与内缸筒(20)的内侧壁之间在大位移时表现为滑动摩擦作用,在小位移时表现为弹性变形作用,自动实现运动阻尼的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旁通道阀式磁流变液悬置,其特征是:所述外缸体(4)、内缸筒(20)均由高导磁材料制成,所述上端盖(6)、下端盖(15)、上隔离块(7)以及下隔离块(17)均由非导磁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旁通道阀式磁流变液悬置,其特征是:在所述下端盖(15)上分别设置有与液压腔相连通的注液孔(12)和排气孔(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旁通道阀式磁流变液悬置,其特征是:设置内缸筒(20)的定位支撑结构为:上隔离块(7)和下隔离块(17)是与内缸筒(20)的筒壁相应的弧形块,在上隔离块(7)和下隔离块(17)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插板,在内缸筒(20)的端面上,以及在上端盖(6)和下端盖(15)上分别有对应位置上的插槽,利用插板和插槽的嵌插配合实现上隔离块(7)在内缸筒(20)与上端盖(6)之间的装配,以及实现下隔离块(17)在内缸筒(20)与下端盖(15)之间的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83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磁流变的扭转振动调节装置
- 下一篇:具有蜿蜒磁路特性的磁流变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