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板高温合金蠕变小试样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027798.4 | 申请日: | 2016-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4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 发明(设计)人: | 温志勋;吴云伍;刘晨宇;岳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 高温 合金 变小 试样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板高温合金蠕变小试样夹具,适用于叶片直接取样的蠕变试验。小试样夹具由转接杆、夹头、引伸杆组成,转接杆一端加工有螺纹与蠕变实验机连接杆相连接,另一端有凹槽、行程孔和销钉孔,在凹槽法线方向开有通孔与夹头连接。转接杆上有扳手卡扣,用于转接杆拆卸安装。两个夹头结构相同,夹头端凸起平板的中心有销钉孔,夹头与转接杆通过销钉连接,夹头两侧有对称的凹槽和对称的通孔,用于固定引伸杆,夹头与小试样夹持段通过试样接口配合安装。引伸杆固连在夹头的两侧,且以夹头中轴线等间距平行安装;其中,上引伸杆一端与夹头固定铆接,另一端与下引伸杆一端连接,下引伸杆另一端分别与引伸计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高温试验的夹持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平板高温合金蠕变小试样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温合金材料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因为其高温下优异的力学性能,现已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在发动机中,涡轮叶片处于温度最高、应力最复杂、工作条件最恶劣的环境中,是航空发动机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在对失效叶片进行分析研究时,蠕变断裂失效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在对发动机叶片材料进行蠕变失效机理研究变得十分必要。
在对发动机叶片进行排故实验或者性能检测时,最有效地直接的方式就是直接在叶片典型部位进行取样分析。传统的蠕变试样为Φ5×83棒状试样,由于受到叶片尺寸的限制,不能直接进行取样。不仅如此,棒状试样因为其车削加工的技术条件所限,对试件材料有很大程度的浪费。
在对试件变形测量的过程中,由于试件及夹具处于一个高温环境中,热膨胀会对测量装置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理念设计的试样、夹具以及相对应的实验方法来满足新的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平板高温合金蠕变小试样夹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转接杆、夹头、引伸杆,所述转接杆为圆棒形,一端加工有螺纹与蠕变实验机连接杆相连接,另一端有凹槽、行程孔和销钉孔,在凹槽法线方向开有通孔与夹头连接,转接杆上有扳手卡扣,用于转接杆拆卸安装;
所述夹头为T字形,两个夹头结构相同,夹头端凸起平板的中心有销钉孔,夹头与转接杆通过销钉连接,夹头两侧有对称的夹头侧凹槽和对称的通孔,用于固定引伸杆,夹头中间部位有试样接口与小试样夹持段配合装夹;
所述引伸杆固定连接在夹头的两侧,且以夹头中轴线等间距平行安装,引伸杆包括上引伸杆、下引伸杆,上引伸杆一端与夹头固定铆接,另一端与下引伸杆一端连接,下引伸杆另一端分别与引伸计相连接。
所述转接杆与夹头、引伸杆采用K403高温合金材料。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平板高温合金蠕变小试样夹具,涉及高温合金涡轮叶片材料的薄壁平板小试样蠕变试验;小试样夹具由转接杆、夹头、引伸杆组成,转接杆一端加工有螺纹与蠕变实验机连接杆相连接,另一端有凹槽、行程孔和销钉孔,在凹槽法线方向开有通孔与夹头连接。转接杆上有扳手卡扣,用于转接杆拆卸安装。两个夹头结构相同,夹头端凸起平板的中心有销钉孔,夹头与转接杆通过销钉连接,夹头两侧有对称的凹槽和对称的通孔,用于固定引伸杆,夹头与小试样夹持段通过试样接口配合安装。引伸杆固连在夹头的两侧,且以夹头中轴线等间距平行安装;其中,上引伸杆一端与夹头固定铆接,另一端与下引伸杆一端连接,下引伸杆另一端分别与引伸计相连接。
本发明平板高温合金蠕变小试样夹具与现有技术相比:
1.在标准样的基础上,引入蠕变小试样,方便取样和模拟叶片的实际工况。
2.采用差动法测量试件变形,上下引伸杆变形在作差过程中相互抵消,解决了高温膨胀对变形的影响,测量精度提升10%。
3.制定了与小试样相对应的试验方法,提高了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77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