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烟雾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7777.2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60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秋霞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99 | 代理人: | 韦鳌 |
地址: | 525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袖套 发热丝 底端 丝座 锁凸 轴孔 电子烟雾化器 顶端轴 气环 套接 进气口 结构关系 进气流道 快速拆装 上进气口 轴向滑动 组成部件 电子烟 顶端部 进气量 锁结构 插套 对拼 锁槽 锁道 雾化 吸嘴 烟油 紧凑 烟雾 转动 组装 封闭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它包括:外袖套、套接于外袖套的底端轴孔内并封闭外袖套的底端轴孔的发热丝组丝座、置于外袖套内且底端轴孔与发热丝组丝座的顶端轴孔对拼为一体的内袖套、套接于内袖套的顶端部上的气环以及底端插套于内袖套的顶端轴孔内的吸嘴,外袖套上开设有中转进气口并设置有锁凸,内袖套上开设有进气流道、内上进气口和用于供锁凸轴向滑动的锁道,发热丝组丝座上开设有供锁凸转动的锁槽。本发明利用发热丝组丝座、气环和外袖套之间的结构关系可形成袖套锁结构,不但使各个组成部件牢固且紧凑的组装为一体,而且便于对部件进行快速拆装;通过对各部件本身的结构设计实现进气量大小的多样调节,保证烟油雾化的效果及烟雾的口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子烟已经成为市场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卷烟替代品,其通过加热手段对烟油进行雾化,以产生对人体无害并可供人吸食的烟雾;其中,雾化器作为电子烟的重要组成元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与电池的连接来产生发热效果,以对烟油进行雾化并最终形成烟雾,其结构性能对电子烟的整体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目前,市面上的雾化器主要分为滴油式和储油式两种类型;其中,储油雾化器将一定量的烟油预先储备在雾化器的容器内,可随抽随雾化;而滴油式雾化器则需要手动将烟油滴在雾化器的吸油棉上,然后才可以进行雾化及吸食;由于滴油式雾化器的个性化比较强,吸烟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决定烟油量及烟雾量的大小,故而被广泛使用。
然而,现有的滴油式雾化器由于受自身结构的限制导致其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结构复杂程度高,不便于用户对雾化器进行快速的拆解以及对零部件的更换和维护;2、烟雾量调节能力差,一般需要在雾化器上套装额外的空气调节套件,不但增加了雾化器的零部件数量及其结构复杂性,而且烟雾量调节的尺度无法有效地把控;3、当用户的滴油量较大时,烟油容易从进气孔等位置泄漏,从而对雾化器本身乃至电子烟本体造成污染,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4、发热元件一般有若干根发热丝构成,在对发热丝进行装配时需要利用多条焊线进行焊接,长期使用后发热丝容易因脱焊等问题而影响发热元件的正常发热,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雾化器本身的结构复杂性;5、无法进行发热丝的更换或者由吸烟者自行更换及维护,发热丝一旦损坏,整个雾化器无法继续进行使用;6、烟油雾化不充分,无法提供更大的烟雾量,不但影响了烟雾的口感,而且降低了用户对电子烟的体验效果;7、烟油在被加热雾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炸油”或“烟油飞溅”等现象,由此所产生的烟油微粒容易被吸烟者吸入口中,而造成烫伤或影响烟雾的口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它包括:
一外袖套,所述外袖套的顶端轴孔内形成有一轴向截面呈“L”形的下进气隔离环,所述下进气隔离环的径向环板上环周且均匀地开设有若干个中转进气口,所述外袖套的底端轴孔的孔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锁凸;
一发热丝组丝座,所述发热丝组丝座套接于外袖套的底端轴孔内并封闭外袖套的底端轴孔,所述发热丝组丝座的圆周侧壁上沿切向方向环周地且均匀地开设有若干段锁槽,所述锁凸对位嵌合于锁槽并在锁槽内作旋转运动;
一内袖套,所述内袖套置于外袖套内,所述内袖套的底端轴孔与发热丝组丝座的顶端轴孔对拼为一体,所述内袖套的圆周外壁与外袖套的轴孔内壁相贴附,所述内袖套的上端部的圆周侧壁上沿轴向方向环周且均匀地开设有若干条进气流道,所述内袖套的下端部的圆周侧壁上且位于每条进气流道的底端均开设有内上进气口,且所述内袖套的圆周侧壁上且位于相邻的两条进气流道之间还开设有用于供锁凸进行轴向滑动的锁道,所述锁道与锁槽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秋霞,未经陈秋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77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