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承式拱桥横向刚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2698.2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7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克坚;徐勇;游励晖;任伟;胡玉珠;何庭国;胡京涛;谢海清;黄毅;韩国庆;杨国静;赵天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E01D4/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承式 拱桥 横向 刚度 控制 方法 | ||
1.上承式拱桥横向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A:初步拟定桥梁方案和结构形式;
B:通过横向刚度验算选择合理的结构尺寸;
C:确定桥梁结构形式和尺寸,
在步骤A中,根据实际设计要求,初步拟定桥梁方案和结构形式;
步骤B,对步骤A中所得到桥梁方案和结构形式进行横向刚度验算,选择合理的结构尺寸,包括下述步骤:
B1:拱上墩横向水平位移控制: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进行墩顶横向弹性水平位移计算:拱上墩墩顶横向位移差引起相邻墩轴线间水平折角小于或者等于1.0‰,
B2:梁体横向变形曲线半径计算: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梁体横向变形曲线半径大于或者等于17500m;
在步骤C中,步骤B中桥梁结构方案横向刚度验算,选择出合理的结构尺寸时,则确定步骤A的桥梁结构方案为可行方案,当步骤B中验算中,不能选择出合理结构尺寸,则返回步骤A,重新进行桥梁方案和/或结构形式的设计;
所述步骤B1中,在墩顶横向弹性水平位移满足:拱上墩墩顶横向位移差引起相邻墩轴线间水平折角小于或者等于1.0‰的前提下,分别计算墩身的横向水平位移和拱圈的横向水平位移,以此数据,分别计算墩身的横向刚度和拱圈的横向刚度,选择合适结构尺寸的墩身与合适结构尺寸的拱圈相协调配合,使墩身结构和拱圈结构都能够完全的发挥出自身的力学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承式拱桥横向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1中,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进行墩顶横向弹性水平位移计算时,是在全桥整体模型中进行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承式拱桥横向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2中,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梁体横向变形曲线半径的计算是在全桥整体模型中进行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承式拱桥横向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后,还设置有步骤D:车桥耦合仿真分析:
对步骤C确定出的桥梁方案、结构形式和结构尺寸,进行车桥耦合仿真分析,以确定是否满足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以及横、竖向振动加速度以及是否满相应规范中各项指标的要求;
若上述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则以步骤C确定出的桥梁方案和结构形式为最终方案;
若上述指标不满足要求,则返回步骤A,重新进行桥梁方案和/或结构形式的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承式拱桥横向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后,还设置有步骤E:最优方案的评价,
对拱圈结构和拱圈上的其他结构拟定不同的多组尺寸,对每组尺寸都进行车桥耦合分析,并与步骤D确定出的最终方案的车桥耦合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确定步骤D确定出的最终方案是否为最优方案,若不是,则返回步骤A,重新进行桥梁方案和/或结构形式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26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