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空间围岩顶板灾害非接触磁致伸缩实时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1128.1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6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24 | 分类号: | G01B7/24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孙爱华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空间 围岩 顶板 灾害 接触 伸缩 实时 监测 方法 | ||
1.地下空间围岩顶板灾害非接触磁致伸缩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计算机、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以及声光报警装置,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安装在顶板围岩(1)中,包括测杆(5)、磁环(3)以及传感器本体(7),传感器本体(7)与主控计算机连接,主控计算机与声光报警装置相连,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顶板围岩(1)的监测位置进行开孔,由外而内依次形成测杆安装孔(6)和测杆延伸孔(2);
步骤2,在磁环(3)的内侧面上涂胶,然后将磁环(3)送入测杆安装孔(6)内,并固定在测杆延伸孔(2)和测杆安装孔(6)的交界处;
步骤3,将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测杆(5)装入测杆安装孔(6)内,测杆(5)穿过磁环(3)伸入测杆延伸孔(2)内,将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传感器本体(7)固定在测杆安装孔(6)的开口处;
步骤4,将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传感器本体(7)与供电电源相连;
步骤5,完成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与主控计算机的通信连接以及主控计算机与声光报警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
步骤6,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将监测到的数据送入主控计算机,主控计算机通过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送入的由磁环(3)与测杆(5)测定的位移数据对顶板围岩(1)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步骤7,主控计算机通过对由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监测到的顶板围岩(1)的位移数据的实时分析,得到位移值及位移的变化规律,判断其是否超过设定的阈值或符合设定的前兆模式,如果超过设定的阈值或符合设定的前兆模式,执行步骤8并同时返回步骤6;如果未超过设定的阈值同时不符合设定的前兆模式,返回步骤6;
步骤8,主控计算机控制声光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在步骤2中,所述的磁环(3)首先装入磁环固定盘(4)内,并通过固定安装杆将磁环固定盘(4)以及磁环(3)同时装入测杆安装孔(6)内;
所述的磁环固定盘(4)包括固定盘本体(10)以及开设在固定盘本体(10)上方与磁环(3)配合的安装槽(12),在安装槽(1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孔(11),在固定盘本体(10)的外圈还设置有与测杆安装孔(6)紧密接触的弹性外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间围岩顶板灾害非接触磁致伸缩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杆延伸孔(2)的直径小于磁环(3)的外径和测杆安装孔(6)的直径并与测杆安装孔(6)同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间围岩顶板灾害非接触磁致伸缩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槽(12)的深度小于所述磁环(3)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间围岩顶板灾害非接触磁致伸缩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孔(11)的直径大于测杆(5)直径且小于所述磁环(3)中部开孔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间围岩顶板灾害非接触磁致伸缩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安装杆包括手持杆(15),在手持杆(15)的顶端同心固定有托盘(14),在托盘(14)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同轴设置有与所述的磁环固定盘(4)配合安装的定位柱(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空间围岩顶板灾害非接触磁致伸缩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柱(13)的外周圈设置有外螺纹,与开设在磁环固定盘(4)中心位置的安装孔(11)内周圈内螺纹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间围岩顶板灾害非接触磁致伸缩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2中,在磁环(3)的内侧面上涂胶之前,首先对测杆延伸孔(2)和测杆安装孔(6)进行灰尘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11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物盒(1702B093)
- 下一篇:标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