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的节能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0108.2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3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钟读乐;于海斌;孙彦民;曲晓龙;王翔;侯洁苹;张燕;陈楠;张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9/10 | 分类号: | C10L9/10;C04B7/42;C04B7/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3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新型 水泥 生产 中的 节能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的节能材料。该节能材料由煤粉改性剂和反应促进剂组成的水溶液。其中煤粉改性剂为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铵盐和十六烷基苯磺酸钠;反应促进剂为硝酸铈铵和磷酸二氢铵;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铵盐1‑3%,十六烷基苯磺酸钠0.5‑3%,硝酸铈铵4‑9%,磷酸二氢铵6‑10%,余量为水。煤粉改性剂能显著降低煤粉表面张力,降低煤粉粒度并防止其团聚,使煤粉燃烧时更充分;反应促进剂能降低水泥煅烧过程中的反应活化能,促进反应加速进行。通过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添加本发明节能材料,能显著降低生产过程的煤耗,达到节能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水泥生产添加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降低煤耗的节能材料。
背景技术
水泥厂是一种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行业,这其中又以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让人最为头疼。伴随着各种矿石原料的入厂,要经过粉碎、煅烧、研磨这三大工艺流程,每一步都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我国政府已将节约资源确定为基本国策,节约能源也是节约资源的一部分,因此,水泥生产的节能减排工作已受到高度关注。
目前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已成为世界水泥生产的主要技术之一,对于我国来说,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将是实现水泥工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虽然我国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已达到国际较先进水平,但就整体水平仍与国际有较大差距,尤其是能耗方面。添加燃煤助剂或节能材料是一种降低能耗的方便方法。CN1995298A提供了一种节煤增效剂,其中含有高锰酸钾2.5-4.5%,硝酸钾1.5-3.5%,硝铵0.5-2.0%,氯化钠90-95%。但该节煤增效剂仅适用于立窑,不适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CN101475864A公开了一种无氯化钠环保型水泥专用节煤助燃剂。该节煤助燃剂制备过程复杂,添加量较大,经济效益差,且为固体材料,添加过程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的节能材料的技术原理为:一通过煤粉改性剂对煤炭表面进行改性,降低其表面张力,使煤粉研磨过程后粒度更小。同时将煤粉改性后能防止其发生团聚,使其保持在一定粒度范围内。煤粉粒度越小,着火越容易,燃烧更充分,因此通过添加煤粉改性剂使煤粉燃烧更充分,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二通过添加反应促进剂促进生料煅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的进行,降低反应过程中的活化能,加速反应进行,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的节能材料,该节能材料由煤粉改性剂、反应促进剂及水组成。其中煤粉改性剂为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铵盐和十六烷基苯磺酸钠;反应促进剂为硝酸铈铵和磷酸二氢铵。其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铵盐1-3%,十六烷基苯磺酸钠0.5-3%,硝酸铈铵4-9%,磷酸二氢铵6-10%,余量为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的节能材料的使用方法,该方法采用喷洒的方式加入,将节能材料按燃煤质量的0.3-0.6‰直接喷洒至燃煤上,使煤耗降低6%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列举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取一定量的水依次加入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铵盐1g,十六烷基苯磺酸钠0.5g,硝酸铈铵5g,磷酸二氢铵6g进行溶解,用水标定至100g,得到节能材料1。
实施例2
取一定量的水依次加入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铵盐1.5g,十六烷基苯磺酸钠2g,硝酸铈铵6g,磷酸二氢铵8g进行溶解,用水标定至100g,得到节能材料2。
实施例3
取一定量的水依次加入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铵盐2g,十六烷基苯磺酸钠1.5g,硝酸铈铵4g,磷酸二氢铵10g进行溶解,用水标定至100g,得到节能材料3。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01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旋光伏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检测目标生物分子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