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氧数据优化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7100.0 | 申请日: | 2016-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1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肖睿;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乐源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45 | 分类号: | A61B5/145;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科学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优化 方法 | ||
一种血氧数据优化的方法,步骤一,收集基本血氧样本,建立基本血氧样本数据库,形成基本血氧样本曲线,并将该基本血氧样本数据库和基本血氧样本曲线传输至数据库;步骤二,将用户智能可穿戴设备监测的血氧数据传输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对一段时间内所传输至服务器的血氧数据与基本样本曲线进行重新规划计算,得到第一血氧曲线;步骤三,将所述基本血氧样本曲线和第一血氧曲线在同一坐标系内进行叠合处理,得到第一血氧曲线带,如此循环不断优化血氧数据,供同时段、同区域、同类型的人群健康的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氧数据的优化的方法及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和服务器的血氧数据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血氧简称 SPO2H 是指血液中的氧气,人体正常含氧量为90%左右。动脉血150-230ml/L;静脉血110-180ml/L。部位不同,静脉血氧含量可有很大的差别。同一人的动脉血氧含量约比静脉血氧含量高50ml/L,男性比女性高。目前对血氧进行测试的设备一般都是大型的医疗设备,一是测量标准有差异,二是血氧数据收集困难,导致统计上存在困难。并且,血氧数据对于性别、人的区域(如亚洲和欧洲)、年龄阶段、体重级别都有差异,在统计上,仅仅针对血氧数据的统计会导致血氧参考数据不太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血氧数据优化的方法及系统,可以针对性别、人的区域(如亚洲和欧洲)、年龄阶段、体重级别先对人进行甄别,然后针对不同的变量分别描绘出血氧的参考值,使得人在测量得出数据后能对自己的健康状态作出相对有效的判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血氧数据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收集基本血氧样本,建立基本血氧样本数据库,形成基本血氧样本曲线,并将该基本血氧样本数据库和基本血氧样本曲线传输至数据库;
步骤二,将用户智能可穿戴设备监测的血氧数据传输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对一段时间内所传输至服务器的血氧数据与基本样本曲线进行重新规划计算,得到第一血氧曲线;
步骤三,将所述基本血氧样本曲线和第一血氧曲线在同一坐标系内进行叠合处理,得到第一血氧曲线带;
步骤四,所述服务器对所述一段时间后的同样周期的再一段时间内所传输至服务器的血氧数据与所述第一血氧曲线进行重新规划计算,得到第二血氧曲线;
步骤五,将所述第一血氧曲线带和第二血氧曲线在同一坐标系内进行叠合处理,得到第二血氧曲线带;
步骤六,重复步骤四和五,得到第N血氧曲线带。
进一步地,所述基本血氧曲线y=f(a,b,c,d),其中,a表示人的体重级别,b表示人的年龄阶段,c表示人的区域区别,d表示人的性别,y可以是a,b,c和d中任一个或者任意多个变量的函数。
进一步地,所述重新规划计算为基于所述基本样本曲线的平均方差运算,或者对包括基本血氧样本在内的所有数据库内的血氧数据的平均方差运算。
进一步地,所述叠合处理为取相同变量相同点值的基本血氧样本曲线和第一血氧曲线的血氧区域,所有的血氧区域形成所述第一血氧曲线带。
利用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血氧数据优化的方法进行健康判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将智能可穿戴设备检测的个人血氧数据输送至服务器,若所述个人血氧数据位于所述第N血氧曲线带内,则判断个人血氧数据为健康状态;若所述个人血氧数据位于所述第N血氧曲线带外,则判断个人血氧数据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乐源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乐源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71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显影器
- 下一篇:一种医疗检测脉搏指入式血氧仪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