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动轴承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6736.3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1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范住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优凯微型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64 | 分类号: | F16C33/64;F16C33/32;F16C33/34;F16C33/38;F16C33/46;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梅 |
地址: | 558200 贵州省黔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动轴承 加工 工艺流程 热处理 保持架 内圈 磨削加工 滚动体 退火 滚动体加工 车削加工 防锈处理 经济成本 冷镦成型 生产效率 使用寿命 轴承加工 机加工 粗坯 光球 精磨 退磁 硬磨 成型 清洗 装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动轴承的加工方法,滚动轴承由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组成,加工方法包括:(1)外圈和内圈的加工工艺流程,锻加工‑退火‑冷碾技术成型‑车削加工‑热处理‑磨削加工‑退磁清洗;(2)保持架的加工工艺流程,初步的机加工得到粗坯‑热处理‑磨削加工;(3)滚动体加工工艺流程:将原料冷镦成型‑光球处理‑热处理‑硬磨‑精磨;(4)对加工完的外圈、内圈、保持架、滚动体进行防锈处理,然后进行装配。本发明提供的滚动轴承的加工方法,精简了普通加工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经济成本,同时还提高了轴承加工质量、提高其精确度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动轴承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滚动轴承是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的一种精密的机械元件。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为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组成。其中内圈与轴颈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起支撑作用。外圈与轴承座相配合,起到支撑作用。滚动体借助于保持架均匀的将滚动体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其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滚动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保持架能使滚动体均匀分布,防止滚动体脱落,引导滚动体旋转起润滑作用。
由于滚动轴承结构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所以很多制造厂都在生产,但是普通加工工艺流程复杂,生产成本有点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动轴承的加工方法,精简了普通加工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经济成本,同时还提高了轴承加工质量、提高其精确度以及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滚动轴承的加工方法,滚动轴承由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组成,加工方法包括:(1)外圈和内圈的加工工艺流程,锻加工-退火-冷碾技术成型-车削加工-热处理-磨削加工-退磁清洗;(2)保持架的加工工艺流程,初步的机加工得到粗坯-热处理-磨削加工;(3)滚动体加工工艺流程:将原料冷镦成型-光球处理-热处理-硬磨-精磨;(4)对加工完的外圈、内圈、保持架、滚动体进行防锈处理,然后进行装配。
前述的滚动轴承的加工方法,所述(1)中热处理条件为750-850℃的油淬和145-165℃的低温回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滚动轴承的加工方法,明确各个部件的制作工艺流程步骤,同时精简了普通加工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经济成本,同时还提高了轴承加工质量、提高其精确度以及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不会对本发明构成任何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滚动轴承的加工方法,滚动轴承由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组成,加工方法包括:(1)外圈和内圈的加工工艺流程,锻加工-退火-冷碾技术成型-车削加工-热处理-磨削加工-退磁清洗;(2)保持架的加工工艺流程,初步的机加工得到粗坯-热处理-磨削加工;(3)滚动体加工工艺流程:将原料冷镦成型-光球处理-热处理-硬磨-精磨;(4)对加工完的外圈、内圈、保持架、滚动体进行防锈处理,然后进行装配。
所述(1)中热处理条件为800℃的油淬和155℃的低温回火。
实施例2:
一种滚动轴承的加工方法,滚动轴承由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组成,加工方法包括:(1)外圈和内圈的加工工艺流程,锻加工-退火-冷碾技术成型-车削加工-热处理-磨削加工-退磁清洗;(2)保持架的加工工艺流程,初步的机加工得到粗坯-热处理-磨削加工;(3)滚动体加工工艺流程:将原料冷镦成型-光球处理-热处理-硬磨-精磨;(4)对加工完的外圈、内圈、保持架、滚动体进行防锈处理,然后进行装配。
所述(1)中热处理条件为750℃的油淬和145℃的低温回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优凯微型轴承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优凯微型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67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