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力碎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5836.4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00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世;张善芳;彭绅;彭铂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绥阳县双龙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B1/34 | 分类号: | D21B1/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563319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 碎浆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造纸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力碎浆机。
背景技术
水力碎浆机是通过水力和机械力碎解水浸泡过的纸浆板、废纸(纸板)等,碎解使浆板、废纸(纸板)等离解成浆料纤维悬浮液,且将重、大杂质与纤维分离。现有水力碎浆机的结构如图 1 所示,由槽体、位于槽体内底部的转子(或刀盘)、位于转子下方的筛板、传动部件、支撑架等组成。在槽体的顶端设有落料口和喷水管,粗渣出口位于槽体底部、筛板之上,良浆出口位于筛板下方。
水力碎浆机工作时,槽体底部的转子(或刀盘)高速转动,与转子(或刀盘)接触的物料在槽体内由底部中心区甩向周边区,然后沿槽壁自下向上流动,再从上部的周边区流向中心区,自中心区下沉至刀盘,形成一个立面方向的循环流。同时,因转子(或刀盘)的旋转驱动,槽体内上中下各水平面的物料形成水平向旋转流。浆板或废纸(纸板)在稀释水中得到充分润涨而结合强度迅速下降,转子(或刀盘)输出的能量大部分传送给水,通过水力产生非常强烈的搅动、剪切,转子(或刀盘)直接作用于浆板或废纸上对其冲击、撕裂或摩擦,以及浆板或废纸(纸板)之间相互摩擦、搓揉,从而快速地完成碎浆功能。在连续操作的碎浆机中,废纸原料或浆板和稀释水连续不断地加入,已碎解成的纤维浆料则穿过筛板连续地排出槽外;间歇操作的碎浆机操作程序为:注水、投料、碎浆、放浆、排出粗渣。
水力碎浆机的零部件中,槽体的作用非常重要,一方面提供碎浆容器(体积大小影响产能)和工作场所,另一方面与转子(或刀盘)配合形成废纸(或浆板)、浆水系统的流动状态。为了改善物料水系统的移动路径和碎浆流动状态,以及提高水力碎浆机的碎解效率,有些人在槽体内壁设置垂直向△形挡板或者在槽体内壁上设有助升推式导流板;也有些人将槽体的形状改为σ、G、D形等。但是σ、G 、D形槽体容积利用率小、有死角,转子传递给浆料的动能因σ、G 、D 形流(不对称流)有一部分在物料撞击槽壁时造成能量浪费,同时从机械角度来看σ、G 、D形流使槽体产生的振动较大以及转子受力的不对称性会影响机械部件的寿命。而△形挡板或者升推式导流板对浆料的圆周向流动进行阻挠,不能将料块导向中心底部,导致碎浆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水力碎浆机,以解决σ、G 、D形槽体容积利用率小、有死角、能量浪费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水力碎浆机,包括槽体、转子、筛板、支架、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所述筛板位于槽体下端,支架用于支撑槽体;槽体的顶部设有落料口和喷水管,槽体的底部设有出渣口和出浆口,出渣口位于筛板上方,出浆口位于筛板下方;所述槽体的横截面呈“8”字形,且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支柱设置于第一腔体中间位置,第二支柱设置于第二腔体的中间位置;所述转子包括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 ,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下端均设有电机,两个电机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转子套设于第一支柱上,所述第二转子套设于第二支柱上,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本水力碎浆机工作时,启动两个电机,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转动方向相反,第一支柱上的第一转子转动,第二支柱上的第二转子转动。位于槽体内的与第一转子接触的物料在第一腔体内由中心区甩向第一腔体的周边区,物料自下向上流动,再从第一腔体上部的周边区流向中心区,自中心区下沉至第一转子,形成一个立面方向的循环流。同时,与第一转子接触的部分物料平行进入第二腔体,进入第二腔体内的物料还具有一部分动能,会继续在第二腔体内转动,形成水平方向上的循环流,水平方向的循环流呈“8”字形流动。位于槽体内的与第二转子接触的物料在第二腔体内由中心区甩向第二腔体的周边区,物料自下向上流动,再从第二腔体上部的周边区流向中心区,自中心区下沉至第二转子,形成一个立面方向的循环流。同时,与第二转子接触的部分物料平行进入第一腔体,进入第一腔体内的物料还具有一部分动能,会继续在第一腔体内转动,形成水平方向上的循环流,水平方向的循环流呈“8”字形流动。
由于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位于不同的水平高度,使槽体内每个水平方向的均形成较强程度的循环流。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转动方向相反,使第一腔体内的物料和第二腔体内的物料在随转子转动过程中形成的循环流不会相互撞击,反而会相互融合,加强循环流的强度,提高碎解的效果。转子输出的能量大部分传送给水,通过水力产生非常强烈的搅动、剪切,转子直接作用于浆板或废纸上对其冲击、撕裂或摩擦,以及浆板或废纸之间相互摩擦、搓揉,从而快速地完成碎浆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绥阳县双龙纸业有限公司,未经绥阳县双龙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58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