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锁紧装置、集装箱门结构和集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3802.1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8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吕国权;陈金峰;范凯;黄吴飞;陈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12 | 分类号: | B65D88/12;B65D90/00;E05B8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董巍;蔡艳园 |
地址: | 226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集装箱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锁紧装置、箱门和集装箱。其中锁紧装置包括第一锁紧装置和第二锁紧装置,至少第一锁紧装置设置为在解锁时不产生使门扇外开的推力,以使得第一锁紧装置和第二锁紧装置能够分别解锁。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其箱门的两个锁杆需要按顺序分别解锁,仅需一人即可完成操作,避免了需要同时操作所造成的不便,而且可以方便地从箱门的侧面进行操作,提高了集装箱的卸载效率以及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集装箱运输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锁紧装置、集装箱门结构和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为方便货物的装载和卸出,通常设置有便于开启的门结构。另外为满足集装箱相关规范的要求,该门结构应设置有锁杆,而集装箱门框则对应地设置有锁座。
例如,在现有的一种集装箱中,为更好地实现锁紧,在集装箱端门处上下平行布置两个沿横向延伸的锁杆,并且位于每个锁杆的两端的锁头形成为爪型结构。由此,当锁杆沿锁定方向旋转时,爪型结构的锁头可从未插入锁座的解锁位置旋转到插入锁座的锁定位置,以实现锁紧。反过来,当锁杆沿解锁方向旋转时,锁头解除与锁座的配合,并且由于爪型结构此时横向向内突伸并且抵靠锁座或与之相邻的门框,整个锁杆产生向外的作用力,即朝向箱门开启方向的作用力,由此带动箱门向外开启。为了避免这种向外的作用力使集装箱门变形,这就要求在开启箱门时,将两根锁杆同时解锁。
然而,当使用者由于集装箱内部货物挤压或其他情况而必须分别解锁两根锁杆时,如上所述,一个锁杆的动作会产生朝向箱门开启的方向的作用力,而另一个锁杆此时仍未解锁,锁头与锁座仍然处于紧密配合中,这样容易造成门扇变形,或造成任意一个锁头或锁座的损坏,进而影响门扇的密封效果及锁紧装置的使用寿命。
另外,特别是对于散货型集装箱,为防止在箱门开启过程中,箱内货物在重力作用下冲出而造成安全事故,其卸料门通常需要从侧面开启,然而从侧面同时操作两根锁杆相对比较困难,而分别解锁又容易造成门扇变形或锁紧装置损坏。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箱门锁紧装置及具有其的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锁紧装置,用于集装箱,其包括:
第一锁紧装置,所述第一锁紧装置包括:
第一锁杆,所述第一锁杆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集装箱的门扇;
第一锁头,所述第一锁头设置于所述第一锁杆上;
第一锁座,所述第一锁座固定连接至所述集装箱的箱体上,与所述第一锁头配合以锁紧所述第一锁紧装置;以及
第二锁紧装置,所述第二锁紧装置包括:
第二锁杆,所述第二锁杆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门扇;
第二锁头,所述第二锁头设置于所述第二锁杆上;
第二锁座,所述第二锁座固定连接至所述箱体上,与所述第二锁头配合以锁紧所述第二锁紧装置;
其中,至少所述第一锁头设置为在解除与所述第一锁座的配合时不产生使门扇外开的推力,以使得所述第一锁紧装置和所述第二锁紧装置能够分别解锁。
可选地,所述第一锁头设置为钩型结构,所述钩型结构沿所述第一锁杆的径向向外突出,并且所述钩型结构的最远端距所述第一锁杆的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锁座的安装位置的所述箱体的表面距所述第一锁杆的轴线的最小距离。
可选地,所述第二锁杆的锁头设置为爪型结构,所述爪型结构沿所述第二锁杆的径向向外突出,并且所述爪型结构的最远端距所述第二锁杆的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锁座的安装位置的所述箱体的表面距所述第二锁杆的轴线的最小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38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