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清洗机的低保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3414.3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0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宋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可利尔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4 | 分类号: | F04B53/04;F04B53/10;F04B53/14;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31519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清洗机 活塞 顶杆 上泵体 低保压装置 保压阀 微动开关 泄压结构 体内 抵接 上泵 排泄 安全隐患 高压清洗 滑动设置 张紧机构 水枪 触发 联动 内压 残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清洗机的低保压装置,设于高压清洗机的上泵体中,该低保压装置包括保压阀,还包括活塞、顶杆和可被顶杆触发的微动开关,活塞、顶杆滑动设置于上泵体内且与上泵体间设有张紧机构,保压阀设于上泵体的一端并与活塞抵接,活塞与顶杆抵接,微动开关设于上泵体的另一端,上泵体内还设有关枪自泄压结构。本发明可通过保压阀、活塞、顶杆的机构联动,将高压清洗机水枪关闭时形成的残留高内压经关枪自泄压结构向外排泄,将高压清洗机上泵体内压保持在合理的低压上,消除高压清洗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设备附属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压清洗机的低保压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高压清洗机过程中如需中途暂停,高压清洗机上泵体内需要保留一定压力,以便再启动时能快速出水。但现有的高压清洗机中缺少水枪关闭后自动泄压的结构或装置,关枪后上泵体残存内压过大,存在爆管的风险,而且重新开枪时过高的内压使得扳机操作力大大增加,开枪时较为吃力,而重新开枪后因为又引入外压,压力波动较大,会产生明显的后座力,易导致水枪拿不稳,喷水方向偏离,因此现有的高压清洗机的使用安全性较差。公开号为CN202032138U的实用新型专利于2011年11月9日公开了一种清洁机的低保压阀,溢流阀固定在泵体内,低保压阀盖上成型有卡口,低保压阀体上成型卡柱,该卡柱卡制在卡口中,低保压阀体和低保压
阀盖均置于泵体中;低保压阀体的进水口对着溢流阀的溢流阀阀杆且呈锥面配合,低保压阀体的锥面部凹槽中套有第一O型圈,保压弹簧一端作用力于泵体内壁、另一端作用力于低保压阀杆的顶部,低保压弹簧一端作用力于低保压阀杆、另一端作用力于小压圈,小压圈插套在低保压阀杆上,低保压阀杆上成型有通槽,低保压阀杆与低保压
阀体之间夹持有第二O型圈,低保压阀杆插套在低保压阀体中且伸入溢流阀的溢流阀阀杆中。它安装更为快捷方便;低保压阀杆既可以起到卸压的作用,又起到控制开关的作用。但是该实用新型通过低保压阀杆上的通槽泄压时,仅是将高压水排入泵体这一较为封闭的环境中,泄压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现有高压清洗机中缺少水枪关闭后自动泄压的结构或装置,关枪后上泵体残存内压很大,影响高压清洗机的使用安全性,为克服这一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关枪后可自动消除上泵体残存内压,安全性更好的高压清洗机的低保压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清洗机的低保压装置,设于高压清洗机的上泵体中,该低保压装置包括保压阀,还包括活塞、顶杆和可被顶杆触发的微动开关,活塞、顶杆滑动设置于上泵体内且与上泵体间设有张紧机构,保压阀设于上泵体的一端并与活塞抵接,活塞与顶杆抵接,微动开关设于上泵体的另一端,上泵体内还设有关枪自泄压结构。高压清洗机的水枪关闭时,出水口形成高回压依次推动推动保压阀、活塞、顶杆克服张紧机构移动,改变高压清洗机正常工作时上泵体内的密封状态,形成一水流通道,并与关枪自泄压结构连通,使得上泵体内残留的高压水能得到泄压出口,与此同时,顶杆的移动又触发微动开关,使与微动开关信号连接的高压清洗机柱塞泵及时停止运转。通过上述动作,本低保压装置可即时消除关枪后上泵体内的高压,消除高压清洗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上泵体内设有溢流连通腔,活塞滑动设置于溢流连通腔中,活塞与溢流连通腔间设有密封切换结构,所述的关枪自泄压结构为一溢流孔,溢流孔设于溢流连通腔外并连通至上泵体的进水口。活塞与溢流连通腔间可在密封和导通状态间进行切换,水枪工作时,溢流连通腔与活塞密封连接,溢流孔与溢流连通腔不导通,进水口引入的水流经溢流连通腔流出出水口;水枪关枪时,溢流连通腔与活塞解除密封,溢流连通腔与溢流孔导通,溢流连通腔中残留的的高压水由溢流孔排出,实现关枪自泄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可利尔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可利尔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34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