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3D打印成型件进行强化处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3059.X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9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望;雷新卓;陈育冬;王磊;沈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71/00 | 分类号: | B29C71/00;B29C7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成型 进行 强化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成型件进行结构强化的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对采用FDM(熔融沉积成型)桌面级3D打印得到的成型件的结构进行强化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方法,现在广泛应用在机电行业,由于成型件自身机械强度的弱点,仅仅作为设计造型的初级层面,尚不可用来实际使用。采用熔融沉积成型(FDM)工艺,由桌面级3D打印机加工得到的PAL、ABS成型部件,存在着机械强度差、质地疏松的不足,因此,其应用范围受到较多限止。
鉴于目前3D打印机熔融沉积的成型件的成形原理,表面质地较为致密,但内部成蜂窝状结构,造成成型件机械强度差,容易断裂、弯曲、变形,其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较多领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为了提高成型件的机械性能,现有技术加固3D打印零件的若干种方式中,包括一些仅对成型件表面进行加固,并没有改善结构件内部的机械结构。虽然可采用加密填充的方法,但是成形时间很长,影响加工周期;如选择100%的填充(Fill)方式,这种3D打印方式会造成成形时间很长,100%填充的加工时间是20%填充的4~5倍。另外,当高于75%的填充率很可能会影响成型件外表面,带来了成型件的尺寸变形。加固技术还包括在设计成型件时留有环氧树脂的浇注小孔,待成形后注入环氧树脂,但这种加固方法并没有真正改善成型件内部的结构。
现有技术无论是加孔填充,还是表面涂覆,均未改善原成型件的内部结构,仅仅是给塑料打印件穿上一件树脂“马甲”,尚未真正改善成型件结构的抗压、抗折等机械性能。
提供一种对3D打印零件进行有效的加固处理方法,以保障零件密度增强,使3D成型件不易摔坏,并能按需求承受更大的机械压力,将有利于进一步拓展3D成型技术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熔融沉积成型桌面级3D打印机加工得到的成型件存在的致密性差,结构强度低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周期短,能有效提高3D打印成型件结构强度的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对3D打印成型件进行强化处理的方法,将3D打印成型件置于盛有液态的热固型树脂的容器中,再将容器放入真空罐中,抽真空至真空度为-2KPa~-10Kpa,保持10~15分钟后取出容器,再将得到的成型件滤干后进行固化处理,得到一种加固的3D打印成型件。
本发明所述的3D打印成型件为采用熔融沉积成型工艺,由桌面级3D打印机加工得到。
所述热固型树脂的固化温度在60~140℃范围内。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热固型树脂采用环氧树脂/咪唑体系,所述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咪唑在常温下均为液体。
本发明的原理是:将原20%填充率的成型件置于真空环境中,液态的树脂完全渗透至3D成型件内部,然后采用低温热或微波固化凝固;在固化期结束后,原成型件内部的机械结构形成了致密体,抗压、抗折,表面又由于水状树脂的表面张力,使得原先较为粗糙表面、细纹被填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抽真空技术,排除成型件中的空气,使具有加固作用的液态的热固型树脂能渗入到3D打印成型件内部,与原材料形成一体;再采用固化工艺,使渗入成型件的热固型树脂完全由液态变成固态,有效提高了原成型件的整体机械性能;成型件还可进行二次加工,实现了3D打印成型件的可实际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周期短,效率高,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3D打印成型件进行强化处理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3D打印成型件;2、液态的热固型树脂;3、容器;4、真空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采用熔融沉积成型(FDM)工艺,由桌面级3D打印机加工得到的PAL成型件,对得到的3D打印成型件进行结构强度增强的处理。
参见附图1,它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对3D打印成型件进行强化处理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将3D打印成型件1放入盛有液态的热固型树脂2的容器3中, 热固型树脂的固化温度在60~140℃范围内,如选用环氧树脂/咪唑体系,所用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咪唑在常温下均为液体。打印成型件1完全浸没于液态的热固型树脂2中,再将容器3放入真空罐4中,抽取罐中的空气至-0.3大气压,保持15分钟后取出;从容器中取出成型件,滤干后置于加热箱内,按所采用的热固型树脂的固化工艺进行固化处理,自然冷却后,得到加固的3D打印成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30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