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0022.1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7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婷婷;程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4 | 分类号: | H04W40/24;H04W76/10;H04W76/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系统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式存在的灵活性差、对带宽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网络侧节点,用于向无线侧管理控制器发送第一互联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互联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侧节点需要与第二网络侧节点建立通信连接;无线侧管理控制器,用于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一互联信令,向传输侧上层控制器发送第一互连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建立所述第一网络侧节点与第二网络侧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传输侧上层控制器,用于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一互连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侧节点与第二网络侧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设备种类和数量的快速增长,日益丰富的无线应用业务对无线网络的吞吐量、数据传输速率及时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长期演进第5代(Long Time Evolution 5Generation,LTE 5G)移动通信标准应运而生。
如图1所示,现有的LTE架构由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和接入网(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组成,其中,EPC包括多个逻辑节点,如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等,而E-UTRAN由多个基站(Evolved NodeB,eNB)支撑。eNB与EPC之间通过S1接口进行通信,传递用户数据与信令,eNB之间通过X2接口进行通信,交互信息。如图2所示,eNB的无线侧数据主要通过无线网络层和传输网络层进行传送,eNB与eNB/EPC之间的数据传递需要预先手动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并预留带宽,如果建立的数据通道中没有数据传递,则会造成带宽资源浪费,而这些数据传输通道一旦建立就不易拆除,灵活性比较差。此外,在TD-LTE传输网络层网中,eNB之间传送的数据全部通过L3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设备在本地网内疏通,具体地,对eNB之间传送的数据按照: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的方式进行传递,这种方式不但会导致eNB之间的互联时延比较大,而且会占用汇聚层和接入层较多带宽资源。
目前,针对4G+以及以后的5G、6G时代,一些如LTE跨基站载波聚合、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等新兴业务对无线网络的灵活性、以及带宽都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而现有传输网络层的连接方式远远不能满足这些业务需求。可见,现有的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方式存在着灵活性差、对带宽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式存在的灵活性差、对带宽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第一网络侧节点,用于向无线侧管理控制器发送第一互联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互联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侧节点需要与第二网络侧节点建立通信连接;
无线侧管理控制器,用于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一互联信令,向传输侧上层控制器发送第一互连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建立所述第一网络侧节点与第二网络侧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
传输侧上层控制器,用于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一互连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侧节点与第二网络侧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
可选地,所述无线侧管理控制器,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侧节点与所述第二网络侧节点之间的通信结束时,向所述传输侧上层控制器发送指示拆除所述数据传输路径的拆除指令;
所述传输侧上层控制器还用于,基于接收的所述拆除指令,拆除所述第一网络侧节点与第二网络侧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00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终端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