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塞式发动机防翻转干式油底壳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8287.8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55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忠;李旭东;郝勇刚;刘长振;符代桥;张全中;葛玉霞;马军华;王红丽;白军爱;徐广辉;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马倩倩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 发动机 翻转 湿式油底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润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活塞式发动机防翻转干式油底壳。
背景技术
在研究飞机用活塞发动机过程中,由于飞机在空中会有很多翻转动作,在翻转时机油泵将无法正常吸入油底壳底部的机油,造成油路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会造成发动机因缺少机油润滑而损坏的情况发生,所以在发动机设计时就要考虑发动机翻转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活塞式发动机防翻转干式油底壳,以解决在翻转时机油泵将无法正常吸入油底壳底部的机油,造成油路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活塞式发动机防翻转干式油底壳,包括干式油底壳、消沫板、挡油板、吸油管和重力阀,所述挡油板设置在干式油底壳的内腔上部,所述挡油板的中部设有向下凸起的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处设置所述消沫板,所述吸油管的上端穿过消沫板中部的通孔,吸油管的下端与重力阀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重力阀包括重力阀芯和阀体,所述阀体固定在干式油底壳内部,所述重力阀芯的截面为工形,包括依次固定在一起的上盖板、中部连杆和下盖板,所述中部连杆穿过阀体的上下两端,且其高度大于阀体的高度,当干式油底壳水平放置时,上盖板与阀体的顶面接触,阀体底部的开口打开;当干式油底壳倒置时,下盖板与阀体的底面接触,阀体顶部的开口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挡油板设置在干式油底壳其中一个深度最大的油池上部,并与底面平行。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在干式油底壳的油池内设挡油板,在发动机发生翻转的时候挡油板使油底壳能存有一定量的机油,将传统的吸油盘设计成为带有重力阀芯的单侧吸油阀体,该重力阀芯会根据发动机的是水平还是翻转自动调节阀体开口位置,实现时时能吸到机油的效果。
(2)本发明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活塞式发动机防翻转干式油底壳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干式油底壳2.消沫板3.挡油板4.吸油管5.重力阀芯6.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活塞式发动机防翻转干式油底壳,如图1所述,包括干式油底壳1、消沫板2、挡油板3、吸油管4和重力阀,所述挡油板3设置在干式油底壳1的油池上部,并与干式油底壳1的底面平行,所述挡油板3的中部设有向下凸起的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处设置所述消沫板2,所述吸油管4的上端穿过消沫板2中部的通孔,吸油管4的下端与重力阀连通。
所述重力阀包括重力阀芯5和阀体6,所述阀体6固定在干式油底壳1内部,所述重力阀芯5的截面为工形,包括依次固定在一起的上盖板、中部连杆和下盖板,所述中部连杆穿过阀体6的上下两端,且其高度大于阀体6的高度,当干式油底壳1水平放置时,上盖板与阀体6的顶面接触,阀体6底部的开口打开;当干式油底壳1倒置时,下盖板与阀体6的底面接触,阀体6顶部的开口打开。
所述挡油板3设置在干式油底壳1其中一个深度最大的油池上部,封闭此油池,减小挡油板3的面积,结构更稳定。
由于干式油底壳1的内部设有挡油板3,在发动机翻转的时候挡油板3就可以存有一定量的机油,机油泵通过吸油管4吸油,将吸油管4的吸油口设计为一种靠重力打开/关闭的阀,在发动机姿态处于水平时,重力阀芯5将阀体6上侧封闭,下部打开,吸取下面的机油;当发动机发生翻转的时候,重力阀芯5也随之发生翻转,此时阀体6的底部封闭,上侧打开,可以吸取存在挡油板3内部的机油,该重力阀芯5会根据发动机的是水平还是翻转自动调节阀体6开口位置,实现时时能吸到机油的效果;从而实现发动机正常与翻转的不同情况下实现自动调节吸油口位置,满足随时有机油可吸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未经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82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油系统颗粒注入装置
- 下一篇:废气后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