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直流输电线路雷击干扰的快速识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4814.8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1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董新洲;汤兰西;王宾;施慎行;贺之渊;庞辉;孔明;吴亚楠;裴翔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10008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直流 输电 线路 雷击 干扰 快速 识别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线路雷击干扰的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造柔性直流输电线路的极模反向电压故障暂态行波和所述极模反向电压故障暂态行波的等效极模反向电压行波;
根据所述等效极模反向电压行波的非零值的个数初步判定是否可能发生雷击干扰;
当初步判定的结果是可能发生雷击干扰时,对所述极模反向电压故障暂态行波的波尾进行拟合,并根据拟合结果,判断是否发生雷击干扰;
所述构造柔性直流输电线路的极模反向电压故障暂态行波和所述极模反向电压故障暂态行波的等效极模反向电压行波包括:
对两极电流故障暂态行波和两极电压暂态故障行波分别进行极模变换,得到极模电流故障暂态行波和极模电压故障暂态行波;
通过所述极模电流故障暂态行波和所述极模电压故障暂态行波计算得到所述极模反向电压故障暂态行波;
对所述极模反向电压故障暂态行波进行小波变换,得到所述极模反向电压故障暂态行波的模极大值;
根据所述极模反向电压故障暂态行波的模极大值构造所述极模反向电压故障暂态行波的所述等效极模反向电压行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雷击干扰的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等效极模反向电压行波的非零值的个数初步判定是否可能发生雷击干扰包括:
如果所述等效极模反向电压行波的非零值的个数大于2,则判定为不是雷击干扰;
如果所述等效极模反向电压行波的非零值的个数等于2,且两个非零值的符号不同,则判定为不是雷击干扰;
否则,判定为可能发生雷击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雷击干扰的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极模反向电压故障暂态行波的波尾进行拟合,并根据拟合结果,判断是否发生雷击干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等效极模反向电压行波的非零值的个数选择拟合的起始时刻,如果所述等效极模反向电压行波的非零值的个数等于2,则以第二个所述非零值的时刻为拟合的起始时刻,如果所述等效极模反向电压行波的非零值的个数等于1,则以所述非零值的时刻为拟合的起始时刻;
对所述拟合的起始时刻后的所述极模反向电压故障暂态行波进行直线拟合,得到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的截距;
根据拟合得到的系数计算所述极模反向电压故障暂态行波的衰减系数,当所述衰减系数超过阈值时,判定为雷击干扰;
否则不是雷击干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雷击干扰的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以下公式进行所述直线拟合:
其中,为所述极模反向电压故障暂态行波ur1(n)的拟合值,n0为所述拟合的起始时刻,a为所述直线的斜率,b为所述直线的截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雷击干扰的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的斜率a为:
其中N为所述极模反向电压故障暂态行波ur1(n)的总点数;
所述直线的截距b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雷击干扰的快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模反向电压故障暂态行波的所述衰减系数β为:
β=-a/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未经清华大学;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48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童鞋(TXH20506)
- 下一篇:女鞋(LWX‑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