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力线通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时隙的划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2230.7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6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克;张秋雁;张博玮;薛毅;余焕江;覃杰;刘朝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都匀供电局;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413 | 分类号: | H04L12/413;H04W74/08;H04J3/1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力线 通信 用电 信息 采集 系统 中时隙 划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线通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时隙的划分方法,它包括:步骤1、依据传输的业务类型,将时隙分为信标时隙、例行业务时隙、突发业务时隙和静默时隙;步骤2、在每种时隙中,信道访问方式采用CSMA/CA或集中控制的TDMA;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线通信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随着例行业务通信数据量加大,利用优先级控制的方式,突发业务优先得到服务的概率越发变得没有保证等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力线通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时隙的划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一般都包含两种类型的业务:一种是例行业务,如日冻结数据抄读、整点曲线数据抄读,经常进行的,要求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即可;另外一种是突发业务,有主站端发起的,如拉合闸、透抄,也有表端发起的,如主动上报,不定期发生,要求快速响应,必须保证服务质量。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应用系统的突发业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突发业务发生的越来越频繁。
现有的基于电力线通信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于例行业务的支持相对比较完善,基本能够满足要求。但对于突发业务的支持远远不够,通用的基于时隙划分通信系统中,其时隙一般都是按信道访问方式为依据进行划分的,包括需要竞争访问的CSMA/CA时隙和集中式控制的TDMA时隙,集中式控制的TDMA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下,表端发起的主动上报类似的功能完全无法支持;CSMA/CA方式下,采用优先级控制的退避机制,只是有可能保证突发业务优先得到服务,是概率事件,不是百分之百的保证。
尤其是电力线宽带载波系统中,应用系统对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间隔15分钟进行一次例行曲线数据抄读,随着例行业务通信数据量加大,利用优先级控制的方式,突发业务优先得到服务的概率越发变得没有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电力线通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时隙的划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力线通信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随着例行业务通信数据量加大,利用优先级控制的方式,突发业务优先得到服务的概率越发变得没有保证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电力线通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时隙的划分方法,它包括:
步骤1、依据传输的业务类型,将时隙分为信标时隙、例行业务时隙、突发业务时隙和静默时隙;
步骤2、在每种时隙中,信道访问方式采用CSMA/CA或集中控制的TDMA。
所述信标时隙、例行业务时隙、突发业务时隙和静默时隙的时隙长度、时隙的顺序、时隙的配比,能够动态调整,由网络主控节点控制并通知全网。
所述信标时隙,它用于传输信标帧,信标帧中至少携带两类信息:一是携带了时隙划分信息,表明信标周期中包含的时隙个数,以及各个时隙的起始时刻和长度,二是指定节点转发信标帧,所选的转发信标帧的节点单个或者多个信标周期后能够实现全网覆盖,信标时隙长度为200ms,一个周期内最多可以安排20个节点发送信标。
所述例行业务时隙,该时隙是用来传输例行业务报文,例行业务时隙长度为1700ms。
所述突发业务时隙,该时隙用来传输突发业务报文,突发业务时隙长度为100ms。
所述静默时隙,是指该时隙内,整个网络不进行任何数据的传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都匀供电局;贵州大学,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都匀供电局;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22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骚扰电话拦截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设备的使用提醒方法及装置